来源丨知乎
作者丨苏格拉底睡不醒
剧角映画转载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
知乎提问:韩剧和韩国电影真的比中国强那么多?
苏格拉底睡不醒的回答
首先,韩剧和韩国电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存在。
韩国电影是作品向的,常常比较特立独行,是倾向于作者表达的。
而韩剧则是产品向的,主要诉求是收视率,观众粘合度。
回到问题,韩剧和韩国电影真的比中国的好吗?
如果撇开个例,看整体素质,答案是:的确比中国强。
先说韩剧。
大多数韩剧是边拍边播出。
残酷的淘汰机制和高效的运作机制是英美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这点很多人不承认,说英美也很激烈,但是如果你了解业内工作状态,你就知道,韩国电视人的生存压力不是英美电视人能比的。
韩剧我这里就推荐三部,也借着三部来说说韩剧究竟强大在哪里。
在这里先推荐一部入门级韩剧:《他们生活的世界》
主演是玄彬宋慧乔,一部戏了解两个国民级偶像的演技。
演员素质出色,剧情流畅。
关键是通过这部戏你基本可以了解韩剧的拍摄流程了,这种周一拍完周二剪周三周四播的方式不仅仅是一种高效体质的体现,更是在产业思路上完全异于中国。
当然除了拍摄方法,韩剧的镜头语言也是可圈可点的。
很多人提到韩剧就嗤之以鼻,好像以不看韩剧为荣。
的确,韩剧的情节比较空白,一集韩剧的内容用两句话就能概括。
但是韩剧的镜头不能说不讲究,虽然常常陷入模式化。
但是这种高度成熟的模式化也够中国言情片学上一阵子的了。
《蓝色生死恋》:韩国苦情戏的代表作。
绝症,血缘混乱,帅哥美女——韩剧三大法宝这里都有了。
大概也就从这部戏开始,韩剧开始征服亚洲。
当然,最后推荐的肯定是《来自星星的你》。
也许这是在中国最火的一部韩剧了,以至于你不看一两集你都没法跟人聊天。
作为吃这口饭的,我也报着学习的态度看了下来,虽然剧情完全没办法吸引我,但是还是惊叹于韩剧拍摄的完成度之高。
韩剧的成功就在于:用拍文艺片的要求度去拍一部给阿姨妈妈们看的“脑残剧”。而不像国内的雷人剧一样在拍的时候就自暴自弃了。
比如此片。
故事梗概听起来俗套无趣,但是完善的拍摄制度和强大的编剧还是让这部看似“脑残”的戏发热发光。
虽然大家都在粉男主角都敏俊,但是其实比起那个高高在上的男神,女主角的设置才是翘起整部戏的那个杠杆。
用
柏邦妮老师的话就是:“剥落女神的光环,让女神降落凡间,一是剧情上让她跌入人生谷底,二是细节上无比生活化。这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我从恶意的角度说,满足了凡人们‘你也有今天啊女神!’的小恶毒心理,二,是从善意的角度说,观众有了一种‘其实女神谈起恋爱来和我们也一样啊’的认同感。”一部好的电视剧或者电视栏目就像一个好产品,核心理念很重要,
为什么《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能火得一塌糊涂,你真的觉得韩国的电视人都是“脑残”?
关于本剧的具体评测可以参考
柏邦妮老师的文章《来自星星的你为什么会这么红?》——下面开始说电影的分割线——
其实比起韩剧,韩国电影才是更可怕的存在,比起唯观众至上的韩剧,韩国电影又有了更多的创作诉求。下面就来推荐几个类型的韩国电影。
第一类:社会剧
这是韩国最强大一类电影,因为奇葩的审判制度,韩国电影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尺度。
你可以在他们的电影里看到大量批判政府的案例。
比如:《熔炉》
这就是一部电影铸造一部法律的传奇。
改编自孔枝泳作家同名小说,以年3月14日19:20左右发生於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所描述的真实故事。
影片上映後,引起韩国社会沸腾热议,舆论压力促使案件调查重新启动,最终至韩国国会对年性侵罪行量刑标准偏低的韩国法律作出修订,「熔炉法」於韩国国会立法成功。
《黄海》
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的一群中国人——延边朝鲜族。
这一区域的很多地区由于较为贫困,而且缺乏民族认同感,一些人把去韩国当成奋斗目标。
而在韩国,“朝鲜族”(专门指中国的朝鲜族人)则几乎是底层打工者,甚至是诈骗犯小偷和妓女的代名词(这里可能有偏颇,但我认识的所有韩国人的确都那么看,朝鲜族同胞轻拍)
隔着一道黄海,却得不到两边的认同,成了这些人的悲歌。这部戏拍得很有深度,探讨的话题也足够写一本论文集了。
《恐怖直播》
这部戏让很多人开始正视韩国电影,小小的直播间里发生的恐怖事件,深度和张力都有了,但其实根本不算最深刻的韩剧。
《华丽的假期》
讲述韩国历史上著名的民主运动:光州事件。很多中国人看了都会做政治联想的一部作品。具体不多说,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26年》
这部戏又一次刷新了我对韩国电影政治尺度的认知,上面说到的光州事件,虽然后来被平反,但是下令镇压的当时总统全斗焕虽然后来被逮捕抄家,但是在年获释,社会公众对此颇有微词。然后就有一个导演拍摄了这么一部剧,在电影里把全斗焕”暗杀“了一遍。我们暂且不论这样的剧情是否会有犯罪煽动,但是韩国电影如此宽松的政治审判的确是韩国电影蓬勃发展的土壤啊。
《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