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海大生物”邀约
执行一项出海任务
为其拍摄制作企业宣传片
在海天的蓝与蓝之间
怎样充分表现甲方爸爸意图的诉求
在反复推敲分镜头脚本
做足前期创作策划功课后
我们鸡鸣饱食整装待发
DAY1
乘风、破浪
天未明,我们登上了海大生物排水量吨级“庞然大物”——“海状元一号”,由黄岛鲁海丰码头起航,伴着破晓前的宁静,沿着长长的海岸线驶向威海种植基地。
喜怒形于色的海上天气像极小孩的脸,是掣肘航拍最大的因素,根据未来十五天预报确认的本次拍摄行程,随着此时波澜起伏的甲板,心情变得忐忑。
迎着日出的方向航行,阳光从地平线开始蔓延。
我们焦急地等待着。终于,混沌初开,初生的阳光均匀的照射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卸掉所有的担心。
在行驶中的船舶上航拍移动的船舶,却非易事,起降地以60km/h的时速移动,没有固定参照物,便只能“以动制动”,莫测的海风、金属船体对指南针的影响、随时的姿态校准,稍有不慎,无人机的“放飞”就可能变成“永别的放生”。
为避免“刻舟求剑”的悲剧发生,我们特意预备了一架备用机。当然,但愿不要用到它。
日光冉冉,海天湛蓝,风平浪静,一切刚好,起飞style,走你!
镜头鸟瞰,“海大生物”投资建造的海上移动处置平台“海状元1号”、近海环保工程服务船“海状元2号”在茫茫大海上编队航行,劈波斩浪,红色的船身驶过,翻起层层叠叠的船行波,霸气侧漏,颇有《红海行动》大片气质。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工作,完成了首日的既定拍摄内容,紧绷了的一天神经和电池一样全部放了空,在给机器蓄能的同时,裹着身上大海的味道入梦,疲惫里享受着今天成功的愉悦,又期待着与海藻相约的明天水下拍摄。
睡吧,只要有梦,再窘迫也能睡出妖娆。
DAY2
苍海、沧田
一天一夜航程,我们到达海大生物威海海藻种植基地。远眺,种植海藻的浮子,连海成片,俯瞰这一望无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造“沧海桑田”,重新审视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力的无所不及。
数十条采收小船开始往返于基地腹地与“海状元号”之间,耕耘大海的渔民熟练地采收着海藻,然后如白鸟归巢般将满仓的丰收载运“海状元号”,简单、从容、有序,这是海上的精耕细作。
肩负水下拍摄的任务,我们整理装备换乘小船,跟随着采收队伍,往种植基地腹地驶去。
经昨日海上的航拍气势磅礴,面前这小小的渔船我们信心满满,没想到小船毫无规律的摇摆不定,把注意力下意识全用在了哪只脚用力的本能上,从不晕车的我,完全败下阵来,在取景框中的小世界里,上下左右随机的晃动中,我努力审视着这个世界。
取景、对焦、快门原来一气呵成的动作,现在要凭一点点运气,越来越强烈的头晕、耳鸣,使我变成了真正的“海螺人”。
对比双脚钉在船上不停摇晃的我,蛙人摄影师在水里伸手向我比了个“ok”之后就不见了踪影。好吧,羡慕你能畅游……
独特的水下视角展示了海藻种植不为人知的一面,大片的海藻随着暗流舞动,飘逸如华丽的裙摆。
工作完毕,回归母船。
落日
让我们重新找回一个优秀摄影师面对大海本应拥有的状态。
许是上天的美意,给我们安排了一场落日熔金的美丽傍晚,结束了两日的拍摄旅程。
从鸡鸣登船,到破晓起航;于日出的乘风破浪,见日光冉冉,晴空万里,在感叹沧海桑田同时,又有小船上的战战惶惶。
此时夕阳入海,粼粼的波光,茫茫的浩瀚化为了平静,载着这份收获返航。
恰是奋斗的意义。
先睹为快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