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甲午海战的经过。
我们通称的黄海海战,一般指的是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发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的一次海战。经过这场惨烈的战斗,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被日本联合舰队击败,损失惨重,被迫退守威海卫基地。至此,北洋水师彻底丧失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可以说,甲午海战对北洋水师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这场海战的经过。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也就是平壤陷落后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了黄海海战。
双方实力分析
在军舰数量方面双方可谓是旗鼓相当。
日本联合舰队包括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比睿、扶桑、西京丸、赤城十二艘战舰。
北洋水师包含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济远、平远、超勇、扬威、广甲、广丙十二艘战舰,以及镇南、镇中等几艘炮舰和几艘鱼雷艇。
至于军舰排水量(也就是吨位)而言,虽然北洋水师有定远、镇远两艘近八千吨的巨舰存在,但平均排水量与日本联合舰队持平。
火炮的数量,尤其是速射炮的数量上,北洋水师远逊于日本联合舰队。同时,日本联合舰队的平均船速远远高于北洋水师。这两点成为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失败的重要物质原因之一。
双方的遭遇
(图片选自网络)
年9月17日11时许,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发现海面上升起了几处黑烟。他登上甲板瞭望,判定为日本舰队。于是立即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进入战斗。随着日军的不断迫近,旗舰定远首先开炮,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开炮轰击,揭开了双方交战的序幕。
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北洋水师的战列依旧是中国传统的凸字形战列,最强大的定远镇远二舰位于正中,周围排列着其余战舰。而日本舰队则采用了一字排开的阵列。两种战阵比较,北洋水师意在寻求中央突破,就像一把钻头一样要突破日军的阵线。而日本联合舰队的一字排开则更有利于其侧舷火力的发挥,也更适应其军舰普遍机动性强大的状况。随后的战场变化表明,双方不同战阵的选择深刻地影响了这场战役的结局。
(未完待续)
(本文为作者原创,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欢迎新朋友扫码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