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部电影的观看欲望,有时始于导演,有时来自演员,但更多时候,一张暗藏玄机的海报已经足以让看客们心甘情愿去贡献票房。
就像最近大热的国产动画电影《大护法》,上映前就靠一系列定档海报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在后来的影评中,不乏“被海报画风吸引”的观影理由。
无论是上面这张传播度最广的版本,还是充满水墨古典的18张人物,正是这些海报让我们对花生镇、花生人以及“感谢给我逆境的众生”这句slogan产生了好奇与兴趣。
海报,不仅勾勒着观影者对影片的最初幻想,亦是导演对故事本质的最初表达。有人说,一张好海报价值万票房。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电影的海报都背负着“山寨”的恶名,拿来主义盛行,根本无法透过海报去观察电影的特质。
不过,有一位设计师,却让人实实在在看到了国产海报的原创力。他是黄海,一个把中国电影海报的水准拉升至国际水平的创意设计师。
黄海
当年让《黄金时代》未播先火的海报,就出自黄海之手。凌乱的泼墨象征乱世,汤唯饰演的萧红静立中间,安静淡然却又释放着一种坚定。
《黄金时代》的海报有好几个版本,是黄海花了整整半年时间才做出来的,不过时光君最喜欢的倒不是国内版,而是美国版。
金色的笔尖直指天空,汤唯的剪影藏在其中,它形象地传达着电影的用意。那一代文人活在萧索与磨难中,也许一生飘零,但灵魂却坚定如铁、丰裕如金。
这样的海报,靠凭空臆测肯定是做不出来的。黄海一直认为每位导演都有自己的系统,像黄金时代的导演许鞍华,即是充满豪情的文艺女青。所以在对导演的风格有中肯的认知后,他就知道黄金时代的海报就是要做到文艺到死。
《黄金时代》法国版海报
都说海报是电影的嫁衣,那么只有真正了解电影要表达的意思,才能设计出能够表达精髓的合适“嫁衣”。所以黄海总是习惯先把剧本嚼透了,再提炼核心。
姜文的《让子弹飞》,海报设计找到黄海。姜文口味很刁,要打动他并不容易,但黄海的方案姜文一看就喜欢上了。
一根羽毛,托着一颗子弹,用极简的方式表现了对抗与荒诞。所有英雄主义都有弱点,反之亦然。轮回,在任意一个时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张看上去并不复杂花哨的海报,是黄海前期大量研究剧本和导演沟通的结果。只有把功夫都提前做足了,才有底气给海报做减法。
其实,《让子弹飞》不是黄海和姜文的第一次合作,一定程度上说,姜文的电影对黄海的发展功不可没。
当初黄海离开著名的奥美广告公司而进入一家相对较小的新公司之后,接到的第一张海报任务,是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这也是黄海第一次做海报。
姜文否定了上百个方案,最终一眼相中了上面这张红底版本。绣花鞋挂在树枝上,盘着头发的周韵赤脚大步迈进,大红的底色热烈如那个年代的太阳。简洁又粗暴,姜文的暴力美学都在里面了。
也正是因为这次处女作,让黄海彻底爱上了海报设计:原来海报比广告有趣多了,至少可以有真正的创作。
《捉妖记》
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取名竹也。“每部电影都有一个世界,海报就是开一个窗口去看这个世界”,秉承着这个理念他在海报设计的道路上如开挂一般前行。
《一代宗师》
《一代宗师》、《山河故人》、《捉妖记》、《寻龙诀》、《念念》、《寒战》……黄海几乎包揽了我们熟知的那些热门电影的海报制作。
《我在故宫修文物》
有时候,甚至会得到“海报比电影精彩”的评价。比如,《道士下山》。
写意风格的《道士下山》海报,把独特的中国山水之美诠释得淋淋尽致。我们都看到了海报表达的东方美学,但电影想要陈述的是什么似乎没多少人看懂。
《大鱼海棠》也是如此。因为电影和海报的差别太大,导致后期影评里许多人在吐槽心理落差。
手绘的大鱼海棠主海报,有着普通海报没有的色彩和层次,带着玄幻和神话的美感,能在脑海中激荡出一副翻江倒海的画面。然而,最终的电影却有些差强人意。
随着中国电影在全球的扩散,黄海的海报也名扬国外。中国的海报设计终于有了崛起之势,国外片方也慕名而来。《哆啦A梦:伴我同行》、《超能查派》等外国影片的中国版海报均来找黄海设计。
与四大名著结合的哆啦A梦
尽管名声在外,海报作品受诸多大牌导演青睐,但黄海低调得很,再多人追捧也无非一句:“做出好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确实也不需多说,作品,就是最好的话语。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内容原创,转载请联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