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海鲜而闻名的东港,能够养船和搞近海养殖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渔民还是得靠在渔业生产中“出大力”来谋生——拉网人就属于这样的“出大力”群体。(图:紫棋/文:暴力熊)
在东港一个叫窟窿山的渔村,有这样一群年龄在40到60岁之间的拉网人,每年7到10月份,是他们密集作业的时间,尤其在10月份捕捞河豚的时候,拉网人每天要泡在冷水里12小时左右,最多能挣元。
拉网人说,“全家一年的主要花销就指望这四个月的三万来块钱。”
年10月7日。拉网人要在当天将虾圈里的6千多尾河豚捕捞上岸。早晨5点开始收网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水里泡了将近3个小时。
这位拉网人说,在海边,拉网的活儿不是最累的,只是有些遭罪。“遇到大活儿,早上1点就得起来,在水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浑身僵直,尤其上了年纪,得风湿病那是一定的。”
当天,东港地区气温陡降,水里作业比以往要难受很多,但拉网人脸上却挂着笑意。“干这场活儿能挣,遭点罪就遭点罪吧。”
早上6点多钟,第一网河豚终于上岸,河豚被陆续倒在岸边的分拣平台上。
河豚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古称“鳆鱼”,俗称艇巴固子,为可食有毒鱼类(本组图文中的红鳍东方鲀,已经解禁可以合法食用)东港养殖河豚已有多年历史,并形成一定的规模。
被分拣出来的对虾身上沾着河豚的“鳞”。
拉网的时候每个拉网人手里都会拿着竹竿,用来驱赶海水里的河豚。
不分拣河豚的时候,女人们成了拉网人的临时帮工。
由于在水里的时间过长,偶尔,拉网人会用自然漂浮的方式来保存体能。
拉网人顺着虾圈里的拦网小心通过。
捕捞河豚是一项综合性协同性很强的渔业生产活动。这位站在岸上拉网的渔民类似总指挥,他受雇于虾圈圈主,需要在拉网人、分拣人甚至河豚买家之间进行各种协调。
网具逐渐被收拢,岸上的人在等待。
河豚的牙齿非常厉害,不少河豚会把网具咬破,然后顺着自己咬的破洞逃跑。
岸上的女人在快速地进行又一轮分拣。
对于拉网人来说,整理网具并不意味着收工,而是要奔向虾圈的另一片水域,直至6千多尾一万多斤河豚全部上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