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黄海某海域,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组织的全夜间多兵种体系攻防演练拉开战幕,来自歼击机、特种机、舰艇、雷达、防空等部队的多个兵力群盘马弯弓,等待出征的号角。
看点
01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云梯
“砰!”16日20时整,随着一枚绿色信号弹升空,某特种机师数架战机分别从两地机场梯次振翅升空。虽然同属一支部队,但此时却互为对手,一场电磁空间内的“较量”就此展开。
战机雷达扫描,地面全频干扰,红方战机在海空游弋,对海上可疑船只进行侦照。
笔者在指挥所的实时空战态势图上看到,蓝方数架信息化战机刚抵达作战空域便主动出击,通过机载设备获取了红方驱护舰编队位置信息,并及时将获取的资料传送至指挥所,为突击兵力提供情报支援。随后,一条条情报被分发共享到各作战单元,一场“围猎”行动悄然上演。
战鹰为再次出征做准备。
然而,此时的红方早已编织出一张复杂电磁网,对作战海空域进行全方位侦察预警。
果然,蓝方兵力刚一出现,便被红方预警机发现。红方歼击机编队对蓝方兵力进行截击,掩护驱护舰编队。在红蓝双方空中指挥所的引导下,多架歼击机在海天间对抗缠斗。
突然,蓝方兵力被包抄合围。危急时刻,蓝方警戒机疾速上升,在干扰弹的掩护下突出重围,引导指挥歼击机群从侧翼袭来,红方针对蓝方空中信息中枢的“斩首行动”宣告失败。
虽然蓝方及时见招拆招,在红方的围追堵截下脱身,但此时,他们已错失了攻击对方驱护舰编队的最佳时机,只得退出战场再寻战机……
红方也因势而变,空中指挥所再次构筑起侦察预警网络,迅速并连续指挥区域作战,后来加入的轰炸机群让他们变得耳聪目明,力控战局!
看点
0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命你部迅速对敌水面舰艇实施前出突击,抢占战斗先机。”20时55分,演练刚开始,蓝方4架歼轰机升空,2架歼击机伴飞,迅速与空中侦察兵力组网后向数百里之外的目标海域奔去。
“保持高度、注意仪表、注意航姿航态。”蓝方司令官北航某旅旅长朱红锋命令,“明白。”编队长机大队长王巍回答。
突然,红方编队长机大队长张霖于某空域,俯冲、推油门、压坡度,战机猛地增速,从侧后方锁定截获“敌”机。蓝方长机前后舱配合默契,一边投放干扰弹,一边操纵飞机做低空大动作机动规避拦截。虽躲过一劫但编队阵型也被打散,陷入到红方纵深防御圈。
“早就料到会打我埋伏,还你一个‘黄雀在后’!”朱红锋拳头一攥。两架挂载电磁干扰吊舱的战机立即加入航线对红方空中预警和地面雷达进行电磁反干扰,配合突击、掩护兵力与红方机群展开激烈对抗。几个回合下来,蓝方又将劣势扭转为优势。
面对阶段性失利,红方指挥员下令编队自行研判空中态势,启动“C战术”。
数十分钟后,红方歼击轰炸机、新型歼击机空中梯队抵达某海空,编队凭借海空联合主导优势,大机群展开布势攻防。歼击机编队前出牵制蓝方主力部队,歼轰机群逐渐向“敌”舰逼近,进入攻击位置……
跃升、增速、截获、发射……一连串动作后,导调组判定红方攻击有效。
战斗一直持续到凌晨1时多。茫茫海天间,红蓝双方斗智斗勇捉对厮杀,完成攻击敌舰船、港岸、岛礁等课目。
看点
03
辗转腾挪,“天眼”巧拨迷雾
“方位×××,距离×××,发现敌双机编队一批两架!”担负一线警戒的某型雷达上报发现来袭目标。
一等战斗警报拉响。雷达情报分析显示席上,来袭目标的机型、方位、距离、高度诸元一览无余,目标信息传至上级指挥所,为指挥员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信息化战争,没有可靠的雷达情报作为支撑,就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某情报站站长钱广红介绍。
前方战场,蓝方歼击机编队两批4架兵分两路,对红方战机前后夹击,眼看红方就要被包了“饺子”。突然,雷达情报终端显示器上雪花一片,所有目标诸元全部消失。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改2号雷达实施对空警戒观察,1号雷达实施我机跟踪定位。改自动测定目标为人工测定目标,开启备份存储功能,重新组织雷达情报传输。”指挥员该旅副旅长高正奎沉着应对。
数分钟后消息传来,雷达情报传输恢复正常。此刻,敌人似乎料定短时间内无法排除电磁干扰,在终端显示屏上敌方航空兵力仍径直奔向原来目标。指挥班子果断下令:“增大发射频率,改用扇形搜索,注意对空警戒观察。”
此时,显示屏所有雷达情报均出现延时,雷达情报不能实时更新。飞机航迹如同一张密织的蛛网,笼罩在该站官兵的心头。
“图传线路被毁!”通信战位及时反馈。通信分队立即启用无线备用频率,开辟新的情报传输通道。随着一声调试完毕,通信线路恢复正常。担负警戒任务的操纵员从雷达回波中扑捉到“敌”战斗机朝我空中编队袭来。
再次“耳聪目明”的上级指挥所果断下令,战局重新陷入胶着……
本文作者:孙飞卢毅王立敏杨威杰
本期编辑:汪娜
投稿邮箱:zggfbgfwx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