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风景太漂亮了,大量珍贵鸟类在这里栖息,我们拍了多张照片,还觉得不够......”10月11日下午,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来自芬兰的8名观鸟摄影爱好者结束了他们为期六天的拍摄,虽然海风吹黑了他们的脸庞,相机里却锁定下极为罕见的鸟类影像和苍茫美丽的湿地滩涂。
金秋十月的黄海沿海,广袤滩涂再次迎来大规模候鸟迁徙,数以百万计的鸟类在这里栖息、停留,其中不乏勺嘴鹬、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等珍稀鸟类。世界各地来这里观鸟、拍鸟的游客与鸟类爱好者络绎不绝,共赏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自然美景。
“勺嘴鹬是非常稀有的鸟类,它在西伯利亚繁殖,春秋两季迁徙在这里停留,我来这里5次了,几乎每次都能拍到它,今年在条子泥这里发现了30只勺嘴鹬。”芬兰鸟类学者HannuJannes说道。
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同意盐城黄海湿地作为年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而条子泥作为其中重要的湿地区域,它的保护与修复至关重要。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修复湿地生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推进黄海湿地申遗工作。今年10月,东台批准建设条子泥湿地保护小区,禁止商业性开发项目占用滨海湿地,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加强执法力度,加大科教宣传和培训力度,维护滨海湿地生态资源。
据林业专家、高级工程师孙晓东介绍,目前世界上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经过我国就有3条路线,从阿拉斯加等到西太平洋群岛经过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盐城沿海就处于这条线路之上。
图片由孙家录、陆志祥、张捷等提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