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开低走的WEY在路口
作者/姜鹏编辑/小艾临近下午5点,签订一单的吴华(化名)拿起热气腾腾的肉包走向会客区。此刻,没有什么比包子更有踏实的奖励意味,王晖也被吸引过来,不忘提醒:“有没有萝卜丝馅?”
这是年7月初的一个下午,上海马锐WEY品牌店,吴华和王晖均是店里销售人员,并没有避讳有客来访。“没看出来卖车很佛系了吗?”王晖说。
有人淡然,有人焦虑。
几乎是同一时间,称“上海最大WEY品牌4S店”的上海格林威店打来“这几天人不多,如果想看车,可以安排车接车送。”
一切关于业绩,在这个特殊而困难的年夏天里,销量的愁绪从上海一隅早已传至保定长城总部。
前5个月,WEY品牌累计销量刚破2万辆,不及领克03单款,放在动作频频、回暖不错的长城汽车中有些尴尬。
WEY品牌打造的豪华,看起来梦比路远。
严峻的是,压力背后,有人直指科技、智能也没直击消费者内心柔暖处,就像内部不止一次发出警告:“更像是哈弗PLUS版。”
只是,这样的声音多久才会传至长城汽车董事长、魏派董事长魏建军?
自去年12月柳燕从总经理离开后,WEY品牌一直没有主将压阵,沟通效率成为大家普遍担忧。
它的迷惘与低迷,与长城汽车高调出击全球化形成鲜明对比。不知你是否记得,年两周年庆典上,长城大胆示意,如果中国诞生一个全球性的汽车品牌,最大的可能就是WEY。
如今在一片躁动、全面铺开的全球化运动中,WEY品牌失色会造成多大影响?
高开低走
不知是为了推VV6,还是宣传最新的款,马锐WEY品牌店里特意为VV6挂上彩带。“款刚上市,新车有优惠,还可以旧车置换,任何品牌都可以。”王晖透露。
他并没有避讳目前的销售困境,直言VV5有点小,VV7也不太好卖,目前主推VV6。
“我们店是年开的,是上海区域四家中最早的一家,当时WEY品牌刚出来,有热度,大家爱追,一个月(店里)最高能卖到辆。”他记得那时VV7和VV5卖的很好,没有优惠,最多会送个脚垫类物件。
“好日子只有一年半,从年下半年,市场一冷,车也不好卖了。”王晖没有意料到好日子会结束得这么快,“现在车都有优惠,店里卖车很难挣钱,都靠售后,月销量已经下滑至40辆到50辆。”
他并不知道,放在如今WEY品牌月销刚过辆却有多家经销商背书中,这一成绩已处于前列,更没有充分感知的是,他的记忆某种程度上刻画了WEY品牌的真实写照。
还记得这是一个伟大而充满冒险的开始吗?
年11月,为抢夺合资品牌在20万元级别的市场份额,长城汽车发布WEY品牌,宣告进军中国豪华SUV市场,与稍早亮相的领克品牌双星闪耀。
年上海车展,以触手可及的豪华为名,WEY品牌首款车型VV7正式上市,杀入15万元以上市场。鲜少在媒体露面的魏建军主动走上台前:“我要成立一个新的豪华SUV品牌,这个品牌以我个人的姓氏命名,他的名字叫做:WEY。”
那是他以己之名让长城汽车进行的大胆一跃,那是自主品牌怀揣着梦想再次冲高的号角。
彼时,经历多轮冲高无果后,市场对自主冲高有着莫名情绪,一面是经验主义导致的怀疑与担忧,但同时又因名族荣誉鼓动,期待有自主品牌能打破惯例,开出新芽。
“直到新车SOP了,我们才知道要做一个新品牌。”有长城汽车技术中心不具名人士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实车就被刚猛有力的外形吸引。
“像极了小坦克。”他进一步透露,当时内部期待是每款新车都要达到月销辆以上。
一程山水入了局。
初入场就迎来下马威,一段油耗风波暴露出WEY品牌技术底蕴,让它从出生就有“哈弗+”的议论。
但在积累的口碑、大面积投入和强势推进中,VV7与VV5联袂出击,在年底就双双月销过万,最终WEY品牌以累计销量8.64万辆收官。
年,WEY品牌决定大胆再迈进一步,制定年销25万辆目标,几近于年三倍。
度过没有惊喜的上半年,随着SUV下滑突袭,WEY品牌真刀真枪地面对市场寒气,步履放缓。
乘联会数据显示,年7月,WEY品牌单月销量为辆,后加盟的VV6并没有形成更多合力,就在更多关于产品策略的讨论里,是VV5、VV7跟不上节奏,均同比遭遇下滑。
8月,外形相似的F系在成都车展出击,凭借价格优势和强烈的青春风暴,内部不得不思考与忧虑如何区分WEY、F系和H系三大主力。
就在这样的比较中,WEY品牌日益下滑,渐感不支,全年以不足14万辆收场,没完成销量目标。
进入年,WEY品牌没有了市场护城河,下滑加剧,累计销量刚过10万辆,同比下滑近3成,主力车型VV5与VV7表现惨淡。年底,WEY品牌运行三年内的第二任总经理柳燕也离开了。
进入年,疫情横肆之下,WEY品牌似乎失去了战斗能力。进入5月,在速腾、思域、卡罗拉强敌环伺中杀出的领克03已超越整个WEY品牌表现,后者的无力在长城回暖大格局中格格不入。
目睹曲线不断下滑,高开低走之下的WEY品牌正在迷雾中失据,不满4岁的它怎么了?
方向在哪里?
WEY品牌喜欢在每个年轮刻下印记。
年11月20日,十七届广州车展前,WEY品牌举办三周年庆典,它们用一段勇闯沙漠的《WEY震天地间》微电影明志、借此舞台,魏建军更是宣布出任魏派公司董事长。
他用了18分钟一如既往地深情表白WEY品牌,勇敢无畏,继续赌上自己的声誉。但此时,市场更愿意理解其举动是类似马斯克加持特斯拉一般,他的深度参与能擦亮WEY品牌光环。
那时候,内部关于如何讲好WEY品牌的豪华有些伤透脑筋,已不止一次探讨怎么传递品牌“豪华”诉求,却在下滑的销量下常常束手无策,通过个人加码WEY品牌也是从最初就开始的尝试,在彼时更是被放大。
但随着表现持续下行,WEY品牌的豪华梦有些支撑不住。
有人还在刺探产品与技术能力是否能够支撑做一个豪华品牌。“自主品牌要做高端,在产品力上不是要越一级,而是越两级才有成功可能。”WEY品牌上市之初,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
这几年,市场一直有声音认为WEY的产品较哈弗没有大幅提高,长城汽车则不服气,呈现品质、安全和智能等领域的实力反击,就在两方碰撞中,是对WEY产品实力观察和问询。
有人则在三年内两位总经理离职、设计总监皮埃尔抽身中,打探着外援力量与内部团队的融合与信任是否出了问题,以及长城汽车选人用人的文化。
有人则疑惑,WEY品牌的客户更多是承接哈弗品牌而来,还是挖掘到新的用户群体。
这最终汇聚在一个问题:WEY品牌讲好了豪华吗?
其实,WEY品牌在讲述“豪华”做了很多。
早在年法兰克福上,WEY品牌提出豪华首先要安全,认为这是高端、豪华的源头。在这之间,它们在天津分别为VV7、VV5进行了小重叠碰撞测试、车顶静压测试,用结果以示安全性。
很快,在年VV6上市现场则喊出了智能豪华,并在年推出了“黑科技”标签语。WEY品牌三周年庆典上,智能豪华在荧光背景下格外鲜明。
只是有些突然的是,也是年,它在数十家4S店里摆上奔驰GLC以示比较,它还把车开到沙漠里,显露出对越野的兴趣,而车型是一辆PHEV版本;它又打造出GT版本,似乎与运动速度牵连。
最有记忆点的是,它们还牵手中国航天,联名CZ-11WEY号火箭,并在黄海海域发射。
“领克是怎么做的,红旗为什么会慢慢好起来,秘诀是什么?”他们内部也在虚心地向外界请教。
你必须钦佩它们的勇气和尝试,却在残酷销量前疑惑方向对吗,哪些动作其实是多余甚至无脑的?智能、科技标签为什么不能穿透市场?
没太多反思余地,残酷形势逼人。
年6月,当VV6以“CN95智慧健康座舱”、“款VV6智驾京城”明晰智能安全牌时,VV7则以招聘家族大使李治廷和联袂brabus贴出了极致豪华,穿插在“WEYBOSS直播首秀带货”想法各异。
你能体会它们迫切破局的意愿,却也为无法提供足够的说服力而遗憾,就像它总是提醒魏建军个人主义会赋予品牌新内涵,却也忽视人性幽远而叵测的一面——情怀感动不了市场。
是啊,开过沙漠、开在皇城跟下,也开出GT版本的WEY品牌没有真正开进更多消费者心里,方向是迷惘的。
“很多动作隔靴搔痒,很多营销动作没有什么用。”一路见证WEY品牌的发展,上述技术中心人士认为,“怎么做豪华品牌,长城其实没想清楚,不够成熟,这不是产品能解决的问题。”
市场的建议是,如果长城只是想要完成高端出击,那么在哈弗品牌做延伸,比如尝试在F系拉长战线,没有必要另起炉灶。
倘若真的想要打造一个豪华品牌,那么长城需要重新思考新品牌的用户群到底会是谁,具备哪些特征,这是做品牌起点,以此确定技术路线和营销思路,并做好持久战准备,而不是最终被动呈现为“哈弗PLUS”。
现在的担忧是,与它的困顿相比,是长城汽车急冲冲全球化,一如长城炮正在跋山涉水。如今,鲜少人提及或是刻意回避,对于全球化,WEY品牌的高开低走意味着什么。
再问全球化
无论是你是否习惯,长城汽车全球化已扑面而至。如果从去年6月简单切割,从俄罗斯图拉工厂竣工投产,到GTO全域智慧生态战略发布和长皮卡战略发布,以及重庆永川工厂投产,接踵而至的发布会都成为全球化发声舞台。
按照长城汽车自己说法,年是全球化元年。
其实,WEY品牌走在了前面。
更早时候的年8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WEY品牌第一次走向国际舞台,带着四款新车在汽车发源地的德国第一次向世界发起邀请,它的野心在更大的全球市场慢慢展露。
年12月,北京,WEY两周年品牌之夜,长城汽车提出“要打造世界级的中式豪华车,两年后我们要成为世界的WEY”,直接了当地眺望全球市场,并表示如果中国诞生一个全球性的汽车品牌,最大的可能就是WEY。
年,他们三年内第二次参加法兰克福车展,魏建军制定了全球计划,表示两年后,WEY品牌将以德国市场为起点,从北美调整为先进入欧盟征战全球。
看起来,WEY品牌是长城汽车全球化的排头兵与攻坚兵,如今的低迷又会影响几何?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回到全球化对长城意味什么。
按照魏建军的理解,一个品牌要想成功,就必须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为此他更是放出狠话:“中国汽车企业不走国际化道路一定死在中国。”
熟悉长城汽车近几年发展,这样果敢却也决绝的狠话魏建军已经不止一次提及,在长城汽车大规模投入、大兴项目中气势汹汹。
有人试图条分缕析其中奥秘。
“其实从年、年开始,哈弗品牌已慢慢触及天花板,长城不得不面临成长瓶颈。”有接近长城汽车的人士透露,长城需要新动能,“这种诉求在战略性放弃轿车放大结构性问题中更加迫切。”
这并不容易,更非简单数据增加,而是一次大胆变革,在他看来,长城过去的成功建立在艰苦奋斗、集中细分领域资源节约型的打法,依赖产品和市场推动保证盈利,很多环节并不完善。
“过去的模式能否在市场竞争加剧中跟上来,存在不确定性。”他认为,全球化战略转型不仅为长城找到新空间,更可以展开一次由内而外的转变,涉及到模式转换、机构升级、文化融合等全面变革,让长城汽车更开放,在格局上走出保定。
“这需要长城打破原有发展惯性与成功思维,创造新的秩序,衡量着它改的意愿和能力,还有改的土壤与环境。”他亦在担忧,“打破惯性是企业最难的一件事,尤其是在不确定环境会存在反复性。但国际化也是长城汽车实现升级的一次契机,风险与机遇并存。”
这种战略转型,落在魏建军眼里是生死问题;落在市场眼里,是新业务林立、大手笔投入的疯狂。
财报显示,其净利润已经从年近亿下滑至年45亿元,在年财报中,官方表示净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持续品牌建设,推出超长质保等服务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等。
所以,没有留下退路,你看到WEY品牌、长城炮和哈弗品牌齐飞,跑到了欧洲,奔向了俄罗斯,又南下印度,但热烈之中,正如两周年所假设的那样,最适合的全球化或许还是WEY品牌。
“进入新市场,新的品牌本身就更合适,哈弗作为经济型品牌很难打动消费市场。”上述人士认为,有豪华品牌作为背书,新品牌进入新领域就有溢价空间与运作空间,“成功可能性会更大,这方面可以参考蔚来和特斯拉。”
常识判断是,WEY品牌所拥有的成长空间与潜能,是超越皮卡等其他系别,而长城汽车借助WEY品牌所能上探的市场容量与品牌蜕变也会更大。在一个横向可以比较的是,代表吉利汽车进军欧洲市场同样也是领克品牌。
如今的问题是,一个在国内都无法说服市场的WEY品牌,如何在地域文化迥异、竞争更残酷的全球市场征战?
它的冷冽,是否是长城将生死压在全球化的最大隐忧?而这个答案是否在非市场因素冲击导致印度、俄罗斯市场不明朗造成长城炮和哈弗品牌更添了几分不安与慌乱?
魏建军似乎没有这么悲观,最近的采访中,他说全球化并不是高端化,谈及海拉克斯全球皮卡总量,并放大大发品牌这类低端产品的市场表现,当然也没暂停欧洲市场计划。
他又在暗示什么?
因为疫情,市场停摆了半年,时间已至年下半年,WEY品牌的出海正进入倒计时。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
End.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闻线索请加nbakobe,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