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武、激光武器的时代,原始人打架用的石头和木棒,到今天还可以继续当武器,照常可以致敌人于死地。因此任何武器,没有绝对的过时。
随着我海军主战舰艇的吨位越造越大,军迷欢呼7万吨的A航母即将下水;5万吨的补给舰第二艘上马;吨的神盾4艘同时上船台!
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为应急作战装备的88艘隐形导弹攻击快艇,似乎越来越淡出军迷的视野。那么集群是否已经不重要了?是否可以被越来越多的水面大舰完全替代了呢?
的作战环境,要考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周边近海的情况;考虑到特殊的军事地理条件和海陆预设战场的现实。
若中国周边海域和美国本土一样是两边几乎笔直的大洋海岸线;甚至印度半岛两边那种平滑的海岸线,的作用也许不大;但是要看到,中国大陆周边的海域,基本是岛链内的海岸线曲折复杂的浅水内海,先天的战场环境,注定了集群在今后一段时期,仍然相当有用!
对中国大陆周边海岸线的复杂状况,在此不讨论舟山群岛、台湾海峡、南海北部湾的环境,单以黄海预设战场为例,探讨集群在未来二十年内,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海战利器!
黄海的地理形势,比较特殊:因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环绕,整个黄海其实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北黄海”,也就是辽宁半岛以东,朝鲜以南,成山头以北,韩国白翎岛以北以西。
而成山头以南,韩国济州岛以西,是“南黄海”,再往南和长江口以东的东海连接。
黄海可说是中国北方海防的咽喉,从隋唐开始到明代,决定东亚海上霸主地位的“白江口战役”、“露梁海战”都发生在靠近朝鲜半岛的黄海海域;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舰队入侵北京和华北,黄海是必经之地;
而中国近代史上和强大的外敌唯一一次实力基本对等的甲午海战:丰岛海战、鸭绿江口黄海大东沟海上舰队决战、威海卫保卫战等同样也发生在黄海海域。
黄海的东面就是朝鲜和南韩,朝鲜半岛几千年来的历史战火,黄海那次也没落下!
新中国刚成立,朝鲜战争爆发,美帝进行仁川登陆,也是通过黄海海域进行。而近年来南北朝鲜经常驳火的延坪岛海域,也是在黄海的东侧。
最近,朝核问题,又导致美日韩和朝鲜剑拔弩张,黄海的制海权,又一次成为关键!
黄海是历史四战之地,两千年来,谁控制了黄海,谁就控制了东北亚内海制海权。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海空实力比较弱的时候,我们基本连半个黄海海域都不能有效控制:
空军前出到东经度线就折返,而海军基本也就在沿岸24海里内活动。
当年刚刚建国,穷尽家底,花费“巨额外汇”买来的苏俄“四大金刚”——四艘小吨位的火炮驱逐舰,全部配属北海舰队;后来又把所有核潜艇,全部放在青岛基地,外加山东和辽东半岛南北两个常规潜艇基地;
以及沿岸星罗棋布的快艇、岸炮、高炮、海航和反舰导弹基地。说白了,早年的新中国海军,基本把80%的家底实力,都部署在了黄海西岸!目的仅仅是希望堵住外敌可能通过黄海和渤海间的老铁山水道再次入侵京津的通道。
即使这样,面对外敌打上门来的挑衅,仍然往往力不从心:当年美帝和苏联的大舰,都曾到青岛外海几十海里甚至十几海里寻衅徘徊,而四大金刚,最多去勉强监视应对,从来没有真正开过火。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三大舰队,防区最大的南海舰队反倒实力最弱!年的西沙海战中,只能用小舰硬拼南越政权的大舰,惊险获胜;而东海舰队早年屡次对垒美蒋海军,通过鱼雷快艇,夜间袭沉蒋军大舰,也有所斩获;
而北海舰队当时装备最好,实力最强,却背负从没打过海战的尴尬。当年的万里海防,捉襟见肘!可以说对台湾海峡和广大的南海中南部,基本是接近放任自流的状态。
海军主力装备大部分在北海,却没打过仗;南海远洋基本靠渔民和民兵,被逼迫的没办法了,才冒险打了西沙海战;至于南沙,年以前根本就顾不上。以至于南沙群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被南海周边群猴不断入侵,遗留问题至今不能解决。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海空装备有所改善,但是美帝仍然不当回事,小鹰号战斗群仍深入黄海北部,甚至追击戏弄我型号攻击核潜艇,一直追到青岛外几十海里,北海舰队2架歼7由空军王牌飞行员驾驶,紧急起飞,强行驱赶小鹰号上起飞的反潜机,对方才悻悻而去。
甚至进入新世纪,美帝借口“天安号事件”,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仍然敢进入黄海南部演习,把山东半岛圈进防空识别圈!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目前的海军舰队已经逐步深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但是家门口的潜在冲突热点,仍然没有一个是完全了断的!黄海海域的东部和南部仍然存在打大规模战争的风险。
美帝也知道今后再派航母战群深入浅浅的黄海挑衅是“送死”,但是海洋上没有围墙,假设今后美帝航母再次硬闯黄海的公海区转圈,不进中国领海,你能直接打沉他?他就是要上门来恶心你、威慑你的——癞蛤蟆跳脚面,不咬人也恶心人,有什么新的应对办法吗?
黄海周边的潜在冲突,可能性是很高的,仍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之一。今后最大的问题,还是会出自南北朝鲜,双方随时有大规模开片的可能,何况美韩每年都在半岛大规模演习。朝鲜的核武和导弹开发不会停止,美国和朝鲜都在玩战争边缘政策,随时会走火!
萨德入韩,更是对中俄朝的直接战略挑衅,韩国已经把自己主动捆绑在了美帝核战体系的最前沿。
当年的朝鲜战争,中苏朝面对美帝的海空优势,基本放弃了黄海的制海权。苏联海军舰队只守在旅顺口,防止美帝头脑发热,从北黄海直接攻入渤海。
朝战中,中苏战机都不主动飞到海面上,朝鲜半岛西侧的黄海海空,由美帝完全掌握,可以任意的派遣军舰飞机,从海上再来一次大规模登陆。中朝联军只能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深沟高垒,被动防御对方的再次“仁川登陆”。
这种状况,可以说连大清都不如,当年大清的北洋舰队还能跨海护卫陆军登陆朝鲜参战。当然,后来北洋水师战败了,黄海制海权也完全丢了近百年之久。
近现代的黄海制海权全失,不但比不上清末,甚至连千年前的隋唐都不如!隋唐的风帆舰队,都知道“跨黄海东征”。
大唐水师在白江口战役中,全歼了倭奴水师,小鬼子的祖宗们,才知道彻底认怂,派“遣唐使”来学习!(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只片面的讲唐代的“中日友好交流”,完全不提是白江口战役大唐全胜在先;好像小鬼子天生就想和你“友好”似的,完全是误人子弟,自欺欺人!),可见所谓“中日友好交流”,也是先砍翻几万鬼子,它才知道“上门来友好”。
这个规律,今天和今后的历史进程中,同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小鬼子如今把美帝当爹,正是因为美帝二战中打他最狠。“友好”,从来在胖凑它以后。
在北洋水师覆灭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整整一百年,我们对黄海制海权的掌控,甚至不如一千年前!整整倒退了一千一百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我海空实力的增强,黄海制海权逐步向我方倾斜,例如年3月的“黄海鱼雷艇事件”,北海舰队曾经倾巢出动到南韩近海要人。
面子上的事找回来了,却又“丢了一件大里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北海舰队曾经在全世界首先现场精确测绘了苏门岩——“苏岩礁”,
但测绘完了就存档无下文了。此后人家南韩却实打实的在上面迅速的修了基地!当年完全可以立即制止——我方先发现、先测绘的水下暗礁,况且年5月还在此触礁沉没新中国第一条国产万吨轮——跃进号,你南韩凭神马在上面修基地?
哪成想,我方出了系列内奸(连驻韩大使、领导人的韩语翻译都成了对方的间谍!),对南韩的非法行动,无动于衷!为今后南黄海的划界,白白埋下历史地雷!还有那个臭名昭著的“中H临时渔业协定”,可以说在黄海划界问题上,我方前些年,说内奸辈出,丧权辱国,一点都不过分!
那个渔业协定和苏门岩、日向礁等被人家捷足先登,为将来黄海的最终划分海域,埋下了巨大的地雷,未来怕不通过战争,是无法合理解决的。
一时的软弱无能,后人必然要用鲜血和生命来找回公平,这点上怕要愧对后人——今后若谁再提:“领土问题留给后人解决”这种P话,就让他G好了!动不动把事关民族生存发展的领土主权欠账,再留给子孙后代,是无耻之尤!
除了和美日南韩的矛盾,我们在黄海划界上,和朝鲜同样存在争议,这也是一个未来的定时炸弹!
说实话,我方当今在海洋上的尖锐斗争,某种意义上还是仅仅在找回一百多年前甲午战败和李鸿章卖国中丢失的领土、海洋权益、势力范围和民族自信心。
因此目前黄海的矛盾,虽然表面上没有东海,南海那么尖锐化,但是仍然是一个未来不小的死劫。黄海仍然是潜在的战场,因此同样需要和在东海,南海一样,未雨绸缪的加强战场建设。
首先是主战装备的选择。黄海的特点:海域不大,基本在现代岸基战机的作战半径内,而且水浅,不适合超大型水面主战装备,如航母,核潜艇等作战,而特别适合传统的“飞、潜、快”发挥。
南北黄海海域还有个特点,就是绝大部分时间,海面上货船,渔船群,十分密集,即使战争期间,民用船舶仍然可能遍布黄海,这和外洋开放水域,货船、渔船相对密度较少是完全不同的。
由于黄海面积有限,而且我方两个半岛都深入黄海,因此仅仅以的作战半径,基本就可以快速越过中朝韩传统的黄海分界线,主动寻敌大中型水面目标,密集齐射反舰导弹,重创或歼灭敌目标。
集群,依托我方陆地火箭军和空军,以水面隐形高速优势,在岛屿、货船、渔船群,以及海面杂波的掩护下,完全可以在夜间和不良天候下纵横黄海,突击任何目标!美日韩方面,至今几乎没有找到什么有效防御的手段。即使美韩的潜艇,对高速机动下的集群,也无法发动鱼雷攻击。
而我方的大型舰船组成的舰队,在“狭窄的”黄海海域一出港,美韩远程警戒雷达就基本可以跟踪监视,失去作战行动的突然性。驱逐舰以上大舰,密集部署黄海作战,可以说大材小用;更大的两栖舰和航母,放在黄海中间,面对周边密集的陆基空军和大批的不明水下潜艇,就是些大靶子,这些大舰,远航到东海岛链外、南海和两洋深海机动作战,更能发挥优势。因此说集群未来二十到三十年,仍然是黄海上几无对手的隐形忍者。
随着我海空军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大家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外洋水域;但是,我们时刻不能放松对近海的战备,因为尖锐的地缘矛盾还在,朝鲜半岛周边,仍然随时(上)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