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孩子们并没有走进数学的世界我的班级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吗?课堂上,我特意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指出自己的东南西北”,结果令我大跌眼镜: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分辨不清或者不能熟练指出方向。其中有一个孩子,家长每学期都会带他走南闯北见世面,“位置与方向”的单元测试成绩也很优秀,但这个游戏却玩得一塌糊涂。如何让儿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如何让儿童带着数学的眼光发现数学、用数学?……带着这些问题,我在接手新三年级后,带领学生写数学日记,试图引导孩子将目光投向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上,试图让孩子获得数学的眼光。1一、撩开面纱数学其实并不“远”三年级寒假时,我开始了数学日记的尝试。我先给学生简单介绍了数学日记记什么:可以写与爸爸妈妈一起购物,可以写过年的花销,可以写自己的压岁钱,等等,只要是与数学有关的就可以!整个寒假至少要完成三篇。开学后,翻开学生的日记,有的三言两语,有的记了流水账,也有的颇有文采,但最让我欣喜的是所写内容基本与数学或者说数字有关。这无疑是良好的开端。崔慕尧同学在《赶年集》的数学日记中写道:……接着我们又去了花市,花市更是红红火火,什么“发财树”“红掌”“仙客来”……真是应有尽有。我和爸爸挑了几个水仙花的头,水仙花头长得像个白色的洋葱头,卖花的人说7元钱一个花头,最后我们讲价讲到了5元钱一个花头,我们买了三个水仙花头。又看到另外的一个花摊上有卖风信子花头的,我们又花7元钱买了一个风信子花头。最后我们去卖鞭炮的摊位上买了3挂一千响的鞭炮,每挂一千响的鞭炮是8元钱。我们买了鞭炮后看到旁边有个全场10元一样物品的摊位,摊上有个弹弓很好玩,就买了一个弹弓。就这样,我们满载而归,回家去了。宋昊诚同学写《与妈妈购物》:今天下午放学后,妈妈要去银座购物,我自告奋勇跟着妈妈给她算账,妈妈同意了。妈妈推着购物车,先拿了一提大卷卫生纸,我看了看价格,是22.60元,接着拿了四块内衣皂,每块8.80元,约9元×4=36元。看,前面摆了两大排炒豆,妈妈说快过二月二了,得买些炒豆图个吉利。我和妈妈一块儿装了一些炒豆,售货员称好后我看了看,是克,11.05元。旁边烤鱼片的香味直往我鼻子里钻,我已经好久没吃烤鱼片了,我央求妈妈给我买点,妈妈看我的馋样,就给我买了两片。我看了看价格标签,78克,13.73元,真贵。到了卖烤鸭的地方,妈妈买了半只烤鸭,称好后工作人员把烤鸭用刀片好装起来,又放上两包酱和两包小煎饼,我看了看价格,是19.10元。妈妈说都买齐了,让我算算该花多少钱。我早就用估算法算出来了,我说:“大约花元左右。”到收银台结算的时候,小票显示的价格是.68元,哈,果然和我算的差不多。妈妈笑着说:“你数学真没白学。”哼,那当然了!没有数学日记这个作业,与家长购物的孩子怎会去有意识地了解和记录这些?他们的眼中多是新奇、有趣和好吃好玩的,至于价格,从来不需要他们关心,有的甚至连文具的价格都不了解!三年级的孩子还在父母创造的应有尽有的呵护中无需关心太多的生活呢!在数学日记的指引下,孩子们开始走进数学中了!孙小雅同学在《位置与方向》中这样写:开学第一周,我们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了解了方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如果没有方向感,我们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就会迷路。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想证实一下所学的知识。我面朝东边的电视机,立马判断出我身后的沙发在西边,右手所指阳台在南边,左手所指厨房在北边,我们家在学校的西南面,学校在我们家的东北面,我自信坚定地说着。妈妈夸张地竖起两个大拇指:“你怎么就那么棒呢!”哈哈,我知道的还不只是这些呢,我自豪地对妈妈说:“在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它与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南北是有区别的,不跟着人的朝向而变化的。”妈妈说:“真了不起!”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总会遇到她。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在数学课堂中就能够完成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年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而写数学日记正是引领孩子们在“做”和“思”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