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晚清状元在南通建成中国近代第一

一百年前,在他的推动和倡导下,一个繁华的城市在他的家乡崛地而起。这个城市开辟了工业区,发展起近代工业和航运,进行了近代市政建设,同时也创造了七个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你知道是哪里吗?

“中国近代第一城”,相信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那不是上海吗?

答案还真不是上海。“中国近代第一城”指的是南通。

南通位于江苏东南部,东抵黄海、南靠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的优势于一身,被誉为“江海明珠”。

近代的南通,完全靠一个人带动起来,至今这座城市到处都有他的名字和印记。

1一个人一座城

以一举之力为一座城市打下了底色和基础,他是谁?

他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张謇。

“十载寒窗无人识,一朝折桂天下闻”,中国历来有着浓厚的状元情结。南通是一座有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直默默无闻,可是张謇的金榜夺魁却让南通以状元故里的身份走进人们的视线。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在甲午战争那年,以41岁的高龄考取状元,可谓大器晚成。后来他曾历任全国教育会长、实业总长、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因目睹列强入侵,国家积贫,他毅然弃官,回到家乡创办实业,试图以实业和教育改变国家的命运。他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下海经商的状元。

他从筹办南通大生纱厂始,利用自身的名望和社会资源,拉拢江南财团来南通开办工厂、投资实业。大生纱厂是张謇在南通发展的核心企业,它奠定了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基础。在30年间,他陆续兴办了数十个企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实业家。

经营实业之后,他又陆续办起所小学、6所中学和10所大学。其中包括著名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河海大学等。

在中国近代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

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到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范围涉及一整套教育系统,在南通实行普及和推广。在那个年代,南通站在时代的潮头,给世人描绘了一幅全新的风貌。

年,全国民意投票选举“最敬仰之人物”,张謇获得最高票。这一年,他的地位和声望达到了顶峰。但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突发的棉纺织业危机,导致张謇的事业由盛转衰。

一个人能够在一个领域里办好一件事情已经了不起,但张謇在工业、城建、经济、教育等领域多面涉及并建树颇丰,也算是前无古人的聚大成者。

据统计,中国年的科举史,考取状元近名,但只仅有10个人能流芳千古。其中包括平定“安史之乱”、挽救唐朝于水火的郭子仪;抵抗外敌、弘扬民族气节的文天祥和实业救国的张謇。

而凭一举之力,张謇依靠实业来养活几万人,为南通打下了工业基础,给当地留下无数学校,他的经济贡献最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张謇可谓是翘楚之才,状元中的状元。

没有张謇,南通也不可能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在南通的特殊地位,成了南通的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

上海虽然很早就实现了城市的近代化。但它是西方列强占领租界之下发展的城市,不能做为中国近代城市建设的代表。南通是中国人基于自己的理念,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城市,所以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张謇通过实业救国,给南通留下了工业基础;通过教育救国,给南通留下了无数的学校和教育理念。如今南通的教育水平位居全国一流,坊间仍流传着“全国高考看江苏,江苏高考看南通”的说法。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鄙人办事,亦本此意。

——张謇

所思之远,所谋仍大。张謇是那个时代的一束光,点亮了现实的黑暗。如今再回顾他的事迹,仍然让人神往不已。

2一人一河山

在外地人眼里,南通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城市。虽然经济实力在江苏省摆名第四,但相对南京、苏州、扬州等旅游城市,南通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到南通旅游的人非常少。

如果来南通旅游,可简单总结为“一人一河山”。一人乃张骞,一河乃濠河、一山乃狼山。

1、濠河旅游景区

南通濠河旅游景区是免费的5A景区,位于南通老城区。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点,它是由城市居民区和人文景观一起组成的全域性旅游景区,它没有围墙,从城市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进入。

濠河原为南通古城的护城河,是国内保留最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两岸的民居沿着濠河而建,光孝塔、天宁寺、北极阁、文峰塔、南通博物苑、纺织博物馆等名胜古迹又穿插在其中。走走停停,人在画中游一样的感觉。

沿着濠河,慢慢欣赏两岸风光是了解南通的最佳方式。两岸绿树掩映,河水流淌。河边有很多现代的建筑,也保留着很多老巷子和老房子。走在濠河,可以感受到一个人文景观和烟火气息并存的老城区,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古朴凝重而又朝气勃发的南通。

濠河是南通的城市客厅,它成就了南通花园式城市的美名。濠河之于南通,相当西湖之于杭州、秦淮河之于南京。

夜晚中的濠河灯光温柔,十分迷人。濠河夜游曾入选“长三角十大心醉夜色”,可以媲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如果有时间,绝对不要错过。

2、狼山风景名胜区

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是4A景区,位于南通市南郊的长江岸边,由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五座山组成,有“江海第一山”的美誉。

南通是一个平原地区,境内无高山。狼山海拔只有约米高度,台阶也不陡峭,走走停停爬到山顶大约需要20分钟,对于看惯了名山大川的游客而言,风光只能算一般。

但狼山历来都不是以旖旎的风光来吸引游客。狼山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每年的信男信女纷至沓来,热闹非凡。

狼山天主堂是中国天主教十二大朝圣地之一,也是长江北岸唯一的天主教朝圣地。

狼山海拔不高,但世界两大宗教的圣地在狼山和谐交集,完美演绎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真谛。

狼山的啬园是张骞长眠之地,这里佳木成荫,环境雅静,是人们瞻仰和纪念南通杰出人物张謇的纪念性园林。

狼山下东南麓有唐代骆宾王墓。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7岁成咏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家喻户晓,传诵千年。

骆宾王曾随扬州刺史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并写下光耀千古的《讨武檄文》,兵败后流亡并逝于南通。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极为震动,不但不愤怒,反而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其过人才气可见一斑。

站在狼山之巅,登高望远,远处是壮观的长江入海口。历史的画卷在眼前缓缓打开,范仲淹曾在此修筑大堤、文天祥在此星夜叹息、戚继光在此征战倭寇。看滚滚长江东逝水,心潮涌动,浪花淘尽了英雄。

3一花一豚蚕

一花乃蓝印花布,一豚乃河豚,一蚕乃蚕丝被。在南通,美食和家纺业都是鲜明的特色。

南通是全国近代纺织业的发源地,世界闻名的纺织之乡。南通家纺企业出口额名列江苏全省第一,占据全国家纺行业的半壁江山。其中南通的蚕丝被质地柔软,是一个广受欢迎的家居床用品。

蓝印花布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南通为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蓝印花布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包袋、装饰布等。买一个蓝印花布袋拎回家,整个旅途都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

作为舌尖上的“长江四大花旦”之一,南通河豚因为其丰腴的肉质和胖鼓鼓的造型让世人疯狂追逐,就连美食家苏轼都忍不住题词: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在南通吃一顿鲜美的河豚是不可缺少的体验。因为河豚具有一定毒性,所以食材都是由酒店的专业厨师加工处理。本地河豚熬汤最好味,汤汁浓郁,白皙如乳,有一股绵柔顺滑的口感。

南通皮薄肉细的狼山鸡汤也值得推荐。把鸡放入锅中清炖,吃完鸡肉再来碗汤汁清澈的鸡汤,非常鲜美。狼山鸡甚至是当地很多食肆的头牌美食。

4南通,从“难”通到畅通

南通,古称通州,后来为了区别于北京的通州,而改名南通。历史上,交通不便一直都是南通的瓶颈。

因为缺少跨江桥梁,通江达海的南通,曾长期面临着有江无桥的困境,南通变成了“难通”。

长期以来,从南通乘火车去上海要一路向西,经扬州,南京,再沿无锡、苏州一路向东到达上海,因此路途遥远,人困马乏。因此,南通的交通都是以连接苏南和上海为目标。

前几年我到南通出差,办完事要赶到上海浦东机场。我问司机能不能开快一点。当时司机拿出一个白色的双面胶贴在车牌上,我一看,车牌由苏F变成了苏E。然后司机在高速上一路狂奔,最终按时到达机场。

这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如果当时有更加便捷的交通方式,司机也不会采用如此无奈的贴牌方法。

后来随着苏通大桥的通车,好消息不断传来,崇启大桥的通车,拉近了上海与南通的距离,而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通车更是一个大写的里程碑。在高铁为王的时代,南通到上海的铁路出行时间从4小时左右压缩到1.5小时。抱紧苏南,走近上海,南通终于融入了长三角二小时生活圈。

由此,南通经济开始步入快车道。

年1月,南通生产总值破万亿元,进入GDP万亿城市俱乐部,位居全国第20名。

其境内的“南通五小虎”(如东、如皋、海门、启东、海安)已全部跻身“千亿俱乐部”,且全部入选中国百强县。

打开荣誉榜,其实低调的南通是拥有众多国家级荣誉之城:

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国家卫生城市

3.全国文明城市

4.国家园林城市

5.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6.首届中国最美丽城市

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9.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

10.第一个“世界长寿之都”......

南通,从难通到畅通。昔日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已慢慢走出了张謇的影子。如今的“江海明珠”充满了活力,仍然熠熠生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haia.com/hhdt/14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