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如此的牛

西汉初年,天下已定,刘邦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当上了皇帝,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

这些胜利者喝了几轮酒后,刘邦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有大臣说刘邦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封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对立功的人不授奖,对有才能的人不重用,猜疑心太重,所以他才失败。

谁知道人家刘邦是这样说的:“我没有啥求本事,在帐篷里推算就可以决定千里之外战场的胜负,这方面我不如人家张良;守卫国家,安抚百姓,提供军饷,使运粮的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我就是会用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才得到天下!”

看完这段文字,凡是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是咋回事,可是,有没有人知道张良是哪里人呢?哈哈!小编很乐意的告诉大家,张良是咱大河南禹州人耶!人家张良的爷爷、老爸还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当过五代韩王的丞相呢。

那禹州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就先从禹州的历史说起吧!

禹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因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而得名,禹的儿子启又在此创建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所以,在历史记载中,早期多称禹州为夏邑。

春秋时期,河南境内有40多个国家,禹州当时的地盘属于郑国,称“栎邑”。

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年),北方翟人(亦称狄人)来到栎地居住,因这个地方在嵩山之阳(嵩山的南边),改称阳翟[dí]。就这样,阳翟这个名称开始在历史中出现。

此后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二千余年,禹州称阳翟不变。到了明朝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也就是洪武初年,因禹州有个“钧台”,所以就把阳翟改成钧州了。明万历三年(公元年),因避明神宗朱翊钧的“钧”字,钧州就改成禹州了。

至于后来到了清朝、民国这几百年间,禹州的名字也经历过多次变动,级别也是升上去降下来,地盘也是拆来拆去。解放后,一直叫禹县,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禹县设立禹州市,这才算结束折腾。

自从升级成为禹州市后,乖乖嘞!那禹州的发展势头可猛了,先后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年位居“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1位等等。

现在,禹州市境内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处,位列河南省县级市第一;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年、年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和“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牛翻了!

哎呀嘿!说得小编口干舌燥,停下来喝口水,迷瞪一会,然后,继续给大家唠唠禹州其他的事……

1禹州三宝

在这个有“中华第一都”美誉的禹州市,自古以来一直都以煤炭、钧瓷、中药材,也就是所说的“禹州三宝”为傲。

小编今天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禹州三宝”,看清楚了,“禹州三宝”不是吃饭、唱歌、泡个澡,哈哈!

1、钧瓷

禹州是我国“五大名瓷”之首钧瓷的唯一产地,被称为“钧都”。钧瓷诞生于东汉,萌芽于唐朝,成熟于北宋。钧瓷是因宋徽宗时期曾在近禹州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而得名。

钧瓷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加之烧制起来比较困难,“十窑九不成”,所以历来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

禹州钧瓷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

禹州钧瓷造型古朴、工艺精湛、配釉复杂。经过“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釉面上自然出现一幅幅神奇的美景,有山、有水、有瀑布、有花鸟、还有星星、烟火和龙凤,真是景观缥缈,景随人意,入目消魂,极尽绚丽多彩之至,有鬼斧神工之妙。

禹州钧瓷以神垕镇一带的窑厂最为集中和著名,禹州市境内发现古钧窑址处,经专家认定历史上不同朝代的窑炉就有多座。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恢复钧瓷烧制,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钧瓷不断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年,禹州市神垕镇等地被国家批准为钧瓷原产地,受到保护。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12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央视发布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结果,钧瓷品牌价值达到.26亿元,位居工艺品、中药材及其他类地理标志产品行业价值第一。

作为禹州钧瓷后起之秀,河南省神后钧窑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高端钧瓷品牌“万彩堂”,短短数年即享誉中原,乃至于全国,堪称钧瓷界近年来最为耀眼的一匹黑马,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haia.com/hhbz/11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