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近海养殖地图遍布黄海海湾青岛市现

  养殖海鲜占了市场供应量七成。昨日,记者采访我市水产专家和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了解到,灵山湾、胶州湾、仰口湾、沙子口湾、崂山区其他零星海湾和即墨海湾成为我市养殖海鲜的主产区,为岛城休渔期的餐桌海鲜立下汗马功劳。而胶州和莱西则是淡水鱼养殖“大户”。   记者王伟   探访养殖海产品占市场七成   “现在的冷冻水产品、养殖海鲜都很多,品种也丰富,此外,进口海鲜也不少。”在小港水产品市场,海鲜商户刘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黑头鱼、鲈鱼、基围虾、黄鱼等大部分都是本地养殖海鲜,部分来自江浙一带。另外,大型水产批发商都会收购大量海产品冷冻,用来供应三个月的休渔期市场,主要以鲅鱼、带鱼、黄鱼、鱿鱼等为主。目前市场上养殖海鲜如鲈鱼、黄花鱼大多来自南方地区,黑头、牙鲆鱼多来自烟台地区,青岛本地的养殖海鲜以南美白对虾产量最大。   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养殖海产品占了七成,冰冻海鲜类产品只有不到三成。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介绍,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海鱼都实现了人工养殖,其中胶东半岛区域常吃的22种海鱼,有15种实现了规模化人工养殖,占到了六成以上。目前,中国可以养殖的海水鱼类大约90种,牙鲆、黑头鱼、鲈鱼、舌头鱼等都实现了人工养殖。就青岛市民常吃的海鲜而言,只有鲅鱼、立虾、小银鲳鱼、带鱼等因养殖技术条件限制未实现人工养殖。   调查鱼类“老三样”仍是大户   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菱鲆、石斑鱼、半滑舌鳎等高附加值鱼种近年来在崂山、黄岛新区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但目前鱼类养殖最多的还是“老三样”:鲈鱼、黑头鱼和黄鱼。目前在崂山湾、沙子口湾和灵山湾等地均有网箱养殖,养殖水深达到15米左右。其中鲈鱼是中上层鱼,黑头喜欢待在中下层,而黄鱼会一直待在水底。此外,崂山区养殖的鲍鱼,黄岛新区、崂山和即墨养殖的海参,即墨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黄岛新区、崂山和即墨养殖的梭子蟹,胶州湾养殖的贝类,都是我市海鲜的重要来源。淡水产品主要集中在胶州,其次是平度和莱西,主要是水库池塘养殖,以鲤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淡水鱼为主。   据了解,目前青岛本地养殖鱼类价格逼近野生海鲜,而南方养殖海鲜的价格则相对便宜。“海水养殖目前主要分为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相较而言,网箱养殖的鱼肉口感更接近野生鱼。”从事水产养殖的朱先生告诉记者,网箱养殖能最大限度模拟鱼类的原生生长环境,无论是从饲喂还是水温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由于成本较高,市场价格接近野生海鱼。   分析贝类占养殖总量一半   休渔期间,贝类产品因低廉的价格在海鲜市场争得“一席之地”。昨日,记者探访多家水产市场发现,相比鱼类、梭子蟹等海产品价格的“蹦高涨”,蛤蜊、扇贝等贝类产品因新鲜价低备受市民青睐,休渔期间成功“抢风头”。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青岛的蛤蜊扇贝是养殖中的“大户”,养殖总量占到青岛市水产养殖总产量一半左右。目前岛城贝类养殖种类主要包括扇贝、牡蛎、海虹、蛤蜊等。贝类的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滩涂底播养殖,另一种是海上筏式养殖,滩涂底播养殖大多在胶州湾,主要养殖菲律宾花蛤、牡蛎等。海上筏式养殖,则多以牡蛎、扇贝和海虹为主,主要在崂山湾前海、鳌山湾西岸和灵山湾。青岛的螃蟹养殖品种主要是梭子蟹,集中在即墨和原胶南。   几招区分野生和养殖海鲜   牙鲆   看肚皮:野生牙鲆肚皮雪白,工厂化养殖牙鲆肚皮有黑点或黑斑;看体表:野生牙鲆体色呈深褐色,工厂化养殖牙鲆体色较浅,呈青灰色。   黑头鱼   野生黑头鱼头部占比较大,一眼看上去感觉“头很大”。其次,从体色看,野生黑头鱼有花斑,而养殖黑头鱼体色乌黑,花斑不明显。从体型上看,野生黑头身体瘦长,鱼鳍发达。而养殖黑头背宽,身体看上去“胖乎乎”。   梭子蟹   海捕梭子蟹肚皮雪白,养殖的肚皮缝隙和蟹爪关节处发黑,这是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此外,海捕梭子蟹颜色较深,外壳较鼓。   虾   海捕虾外皮硬,壳很厚,肉也比较结实,外皮有光泽。买虾的时候只要轻轻捏一捏,感觉壳比较硬,很有弹性的就是海虾。养殖虾的钙质不如海虾好,所以虾壳摸上去的感觉薄一些。而实验室检测显示,海捕对虾肌肉中的甜菜碱和氧化三甲胺含量比养殖对虾的高,两者有显著差别。   鲈鱼   野生鲈鱼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瘦长,圆滚滚肥嘟嘟颜色发白的鲈鱼,不用怀疑就是养殖的。野生鲈鱼以“长”为主要特征,身长、尾长,野生鲈鱼比养殖鲈鱼身形更瘦长。此外,野生鲈鱼体色发亮,背部稍隆起,头比较尖,鱼身上的斑纹比较清晰,而养殖鲈鱼身形比较宽,斑纹较浅。另外,养殖鲈鱼肚子比较大,剖开后一般都有很多脂肪。“养殖”(右)和“海捕”(左)的大虾。

《青岛市现代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攻坚方案》

近日,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市现代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攻坚方案》(青政办字〔〕60号,以下简称《方案》),就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现代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明确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方案》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和《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海洋攻势”作战方案》等文件要求,抢占绿色渔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新空间,力争到年,在水产种质资源研发培育、深蓝渔业开发利用、现代化海洋牧场区建设、远洋渔业开发国际资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渔业品牌知名度、统筹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

《方案》确定,全市现代海洋渔业将重点“打造一个中心,推进六个发展”。

打造一个中心,推进六个发展

一是打造水产苗种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业中心,并在即墨区田横镇打造青岛市水产苗种研发中试基地,打造“研发-中试-推广”育种体系;培育高科技种苗生产基地,打造刺参、金乌贼、鱼类等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

二是推进深蓝渔业纵深发展。运用现代装备技术,推进深远海抗风浪网箱和大型养殖工船建设;重点实施黄海冷水团产业化开发,打造集育苗、养成、加工、运输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争创国家级深远海养殖试验区。

三是推进海洋牧场升级发展。进一步优化鱼礁礁体设计布局、推动海洋牧场与文化科普、休闲垂钓相结合,打造升级版海洋牧场示范区;完善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渔港区。

四是推进远洋渔业产业化发展。推动远洋渔业产业全链条发展;探讨南极磷虾产业化开发;加快推进中国北方(青岛)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结合“一带一路”、“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支持引导渔业企业利用国际资源。

五是推进休闲渔业创新发展。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休闲渔业品牌,推动传统渔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打造渔业经济新增长点。

六是推进渔业品牌开拓发展。充分挖掘青岛区域特色产品,打造青岛海参等区域公用渔业品牌;创新营销模式,打造“短视频+渔业品牌”产业发展新生态,提升青岛渔业品牌知名度。

七是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统筹水产养殖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养殖空间布局;推进渔业养殖投入品使用及养殖尾水处理规范化;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保障食品安全。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全市“海洋攻势”部署,市海洋发展局积极承担渔业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任务,在深入调研、比对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市未来海洋渔业发展主攻方向和具体目标,经广泛征求驻青涉海科研院校、院士专家、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意见,牵头形成此《方案》。下一步,市海洋发展局将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现代化海洋渔业绿色发展产业模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haia.com/hhyy/8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