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日黄海大战北洋水师损失了五艘军舰,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没有一艘沉没。虽然当时北洋舰队号称亚洲第一,但是许多战舰存在设计缺陷,应该说也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北洋水师“济远”舰
在这方面,北洋水师“济远”舰的问题比较严重。该舰是德国建造的第一艘穹甲巡洋舰,是德国造船工业一个尚未成熟的试验品。晚清史料记载:“其穹甲低水四尺,浮力无几,隔堵水久,欹侧难免,斯时炮势成上重,驾驶为难,危险特甚”。“其失如机舱逼窄,绝无空隙,只身侧行,尚虑误触,暑月炎燠,临战仓皇”。可见,该舰是较典型的小船扛大炮,而且舱内设计存在很大不足,严重影响战斗力。特别是防护性能,完全不如英国同时代产品。
另外,作为世界上较早出现的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二舰同样也是德国的试验品。“经远”舰装甲带的设计位置过低,很难保护水线以上的部分,而且装甲部分是由三段铁板拼接而成,一旦接缝处中弹后果不堪设想。
“吉野”号巡洋舰
实际上,除北洋水师“定镇”二舰以外,中日两国海军战舰的装甲厚度并没有太大差距,也都无法抵御对方大口径火炮的攻击。例如,北洋水师“致远”的装甲在50-75毫米之间,“经远”的装甲最厚的地方也只有76毫米。日本著名的三景舰甲板厚度也不过50毫米,“吉野”号、“浪速”号巡洋舰是吨级的战舰,可水线以上的装甲也没超过80毫米。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大多数参战舰艇属于新型的铁甲舰,外皮铁甲的厚度虽然不高但是材质上更具抗弹性,也使用了先进的焊接技术,因此防御性较强。这在开战之初就表现得比较明显。
“松岛”号被“镇远”号的大口径炮弹击中的大洞
当时双方的交战距离比较远,北洋舰队由于装备了射程较远的大口径火炮,在战场一度占据主动。日舰“高千穗”号中弹,“秋津洲”号的速射炮被炸毁,“浪速”也吃了一炮造成舰体进水。随后,“吉野”号甲板中弹,堆积在舰炮旁的炮弹爆炸,死伤惨重;“比睿”号也因死伤惨重撤出战斗;“赤城”号指挥舱被直接击中,舰长当场丧命;旗舰“松岛”号也接连被毫米和毫米口径火炮命中,发生了爆炸。然而,这些受伤的日本军舰却没有一艘沉没,即使发生殉爆的战舰也是如此。可见,在抗毁伤设计方面日本的新式战舰还是有很大优势的,这也是能扭转战局最终取胜的关键。交战距离拉近之后,日军速射炮就派上了用场,北洋水师在炮火的密集度上远逊于对手,于是就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了。
黄海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蒸汽铁甲舰之间的战斗,当时正是海军大发展的时期,技术日新月异。年,英国人就已经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全钢质舰体的战列舰。北洋水师虽然是中国人最早对近代海军的探索,但是受主观认识的局限,这支海军成军后就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但没有增添新式战舰,连日常维护都存在问题。虽然在吨位上尚存优势,但是已经和当时最新锐的战舰相差一代了。
感谢大家的贊~\(≧▽≦)/~,于是按照规则,今天一共个激活码奉上!活动还在继续,明天还有哦~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993016451
UHDPH842168754
UHDPH
UHDPH115411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855587079
UHDPH
UHDPH032
UHDPH
UHDPH
UHDPH
UHDPH407643063
UHDPH
UHDPH
UHDPH692013327
UHDPH733108100
UHDPH
UHDPH325608910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UHDPH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兑换激活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