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经是韩国和朝鲜的“救命鱼”,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居民的“财富密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明太鱼,看看它是怎么从韩国的支柱产业,变成了俄罗斯的致富经,最后中国又是怎么坐收渔翁之利的。
老规矩,各位读者老爷不妨动动您发财的小手,长按点赞给作者更多支持,谢谢大家。提起明太鱼,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熟悉,但东北尤其是吉林延边地区的人们,对明太鱼再熟悉不过。
在这里,冬天有很多人家会把明太鱼洗净并去掉内脏,然后挂在外面冻干,鱼肉晾干后变成条状,撕下来一条放嘴里嚼,越嚼越香,用来下酒那是再好不过了。
明太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鱼类之一,其中以朝鲜半岛的人最会吃,据说朝鲜人能用明太鱼做出36道菜。
相传,古代的朝鲜半岛上曾爆发过一次长达三年的饥荒,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这时有一个叫做朴明太的人,把目光放到了大海上。
他在海中发现一种数量非常多的鱼,足以帮助人们撑过饥荒。百姓靠吃鱼活了下来,并且还将剩余的鱼做成鱼干。而这种鱼,后来被人们称为明太鱼。可以说,明太鱼就是朝鲜半岛上人们的救命鱼。
明太鱼,学名黄线狭鳕,是属于北太平洋北部沿岸近底层的冷水性海鱼,以前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东部,我国黄海海域有少量分布,但非常罕见。在古朝鲜半岛,人们认为祭祀神明的食物必须要全部入口,不可以丢弃任何部分。
当时朝鲜半岛的鱼类里,只有明太鱼符合这个条件,所以每逢祭祀或者节日,明太鱼都是必不可少的贡品。直到今天,韩国人还在用明太鱼进行祭祀。而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可以说是明太鱼最大的捕捞国。
可后来,俄罗斯将这个头衔给抢走了,如今的产量更是稳坐世界第一的交椅。你可能要问了,明明是在朝鲜半岛东部的鱼类,为什么不是朝鲜和韩国捕捞量最大呢?
这是因为自90年代之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朝鲜半岛海域的海水温度上升,而适宜明太鱼生存的温度比较低。海水温度上升,明太鱼只能往更高纬度的地方迁徙,来到鄂霍次克海与白令海。于是俄罗斯“近水楼台先得月”,“躺赚”了一笔可观的资源。
朝鲜半岛海域的明太鱼数量下降,难以支撑朝鲜和韩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俄罗斯顺势取代它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明太鱼捕捞国。有趣的是,明太鱼给俄罗斯带来了“致富经”,也让我国坐收“渔翁之利”。
俄罗斯远东地区,向来以丰富的海产资源闻名;可苏联解体之后,由于加工能力有限以及气候寒冷会直接冻住明太鱼,所以俄罗斯捕捞明太鱼后只能选择代理加工。
可亚洲东北部,朝鲜比较封闭,韩国代理加工费用高。唯独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工业体系完善。于是加工厂的最佳选址,就只能是咱们中国了。
本来捕捞明太鱼这事和我国没啥关系,可偏偏气候导致韩国朝鲜失去了这一天然资源;俄罗斯“躺赢”后找中国合作一起赚钱,可以说我国就是坐收渔翁之利,通过代理加工一年也能为东北地区带来不少收益。
年,俄罗斯的渔业公司甚至下了血本,把远在莫斯科的总部迁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为的就是寻求与中国展开更大的合作,共同开发远东地区的渔业市场。
目前俄罗斯每年能出口80万吨明太鱼,其中有一部分会送到中国进行加工,我国吉林延边相关的工厂,每年能加工6到10万吨的明太鱼,产值过10亿。
韩国市场上8成的明太鱼都来自我们的加工场,不知道韩国人看着自己曾经的产业,变成中俄两国的“致富经”,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