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党员,就要到抗疫一线去,要帮助更有需要的群众!”11月24日早上,刚刚参加完中青班培训的梁瑞燕收到下沉一线支援抗疫的号令后,马上收拾行李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中去。
当前湛江市各级党组织正以最好的状态、最严的纪律、最果断的举措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奔赴防控一线,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下沉一线筑牢堡垒最前沿
湛江市委组织部成立工作专班,密集动员调度,并派出工作组下沉到廉江市、徐闻县、遂溪县、赤坎区等地指导开展干部下沉工作。市直机关工委迅速向各单位党组织发出号召,坚持“选派出征一批、补充待命一批、适时轮换一批”原则,精准调度选派党员支援一线抗疫,充实基层一线防控力量。
仅11月20日当天,数小时之内便召集94个单位名党员干部组成第一批抗疫先锋队,并完成第二批抗疫先锋队后备工作。
梁瑞燕是此次抗疫先锋队的一员,也是一位抗疫“老将”,曾参加“”支援经开区抗疫,多次主动请缨担当社区核酸检测点志愿服务党员。这次匆匆告别两位幼儿后,她再一次踏上抗疫一线。
哪里有需要,下沉的力量就到哪里。
赤坎区发现第1例确诊病例时,迅速划出了高风险小区。“出不了小区,去不了单位,那我们就听从党组织号召,就地转岗,投入抗疫!”5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就地转为党员志愿者。
年过半百的转业军人刘佳奇就是其中一员,头发花白的他每天坚守岗位,还参与夜间值守工作,休息之余还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采购物资。刘佳奇说:“作为一名党员,在危难时刻更要冲锋在前、作出表率!”
在坡头区乾塘镇南寨村委会西村,有个特别的身影总是忙碌不停,他穿着防护装备,左手戴着厚厚的黑色护具,左奔右跑,这就是乾塘镇党委委员陈琦琛。他最近因意外导致左手臂骨折,但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心底,他觉得这个时候非但不能倒下,还必须当先锋、打头阵。
11月18日深夜收到疫情信息后,陈琦琛连夜让同事开车送他回乾塘镇,回到后已是凌晨12点,又马不停蹄赶往疫情发生地西村,同其他伙伴一起采取疫情防控紧急措施,贴封条、拉隔离带……一直忙到凌晨3点,稍作休息后,凌晨4点多又投入到紧张工作中。
在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医疗救护等工作链条中,一个个临时党组织建立,一个个党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红马甲”“红袖章”“红帽子”……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党员担当。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党员干部下沉的同时,市委组织部成立专项调研工作专班,组建工作组分赴各个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党员干部真实表现。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作组将下沉村(社区)、网格、小区、楼宇、卡口等疫情防控一线,重点了解镇(街)干部、村(社区)干部和下沉党员干部疫情防控政策熟不熟、情况清不清、措施实不实、责任到位不到位,对掌握的情况记录在案、分析研判,作为识别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
快速调度全市抗疫“一盘棋”
湛江市将“平急转换”机制融入基层党组织的网格化、闭环式管理格局。全面摸清个一级管理党组织及党员情况,实行动态“建档造册”、分类指导,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理优。基于“平时”扎实的联建共建基础,本轮疫情发生后,湛江市迅速启动“平急转换”机制,统筹“急时”联动机动,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调度。
11月23日晚,按湛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调度,吴川市派出1名有经验的市领导及1名“追阳”业务骨干支援徐闻,一到徐闻就马不停蹄开展工作,指引完善工作流程。
徐闻县迅速成立“追阳小组”工作专班,把握疫情防控“白金6小时”,以“快追”落实核酸异常人员排查落地管控,制定出台《徐闻县疫情防控追阳工作指引》。
11月23日,徐闻县徐城街道发现一支20:1混管异常,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小军冒着大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这20人开展抗原筛查和单管核酸复检工作,精准找出1例阳性对象,确保风险人群精准及时管控到位。
在“平急转换”工作机制之下,徐闻县迅速集结名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同时布局增强海安新港、徐闻港、粤海铁路北港三个港口的联防联控和高速路口防控的力量,切实拉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疫情防线。
遂溪县是湛江探索“平急转换”的试点地区,自“”疫情发生以来形成了一套工作机制。11月24日遂溪本土发生疫情后,该地比较熟练地运用平时建立的党员信息管理、考核评价、建档定责体系及网格化、“双报到”、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快速转换进入应急场景,在疫情防控一线组建个临时党支部,推动全县名党员志愿者火速集结、即刻转换,迅速下沉村(社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为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坚强力量。
“平时对接服务社区的机关党员干部,疫情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来支援报到,由于平时都有职责分工,大家能对号入座,迅速投入到大规模核酸检测等工作中来。”遂溪县遂城街道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招志慧拿着下沉党员干部名单,一边安排人手分工,一边介绍道。
结合市直机关平时常备“库储”党员情况,湛江市委组织部对市直机关党员进行“精准画像”,结合属地、分布、行业、特长等进行分类。把疫情防控作为锻炼机关党员干部的重要“情景平台”,尤其是从今年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精准抽调一批来自不同行业、具有不同专长的学员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岗位当先锋、打头阵,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贡献青年干部力量。
“从同学变成‘战友’,中青班的同学又相聚在了一线。”刚参加完中青班的9名学员主动请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协助流调信息、小区物资配送、网格卡点值守……通过一线参与,实现了从党校理论学习到亲身实践的提升,深化对“平急转换”的理解,以实际行动扛起使命担当。
进网入格领头织密防疫网
湛江市坚持党建引领,把“一线吹哨,党员报到”全面落实到疫情防控一线的最具体任务、最直接单元。全体党员除保障“刚需”工作正常运行外,根据急难险重任务需要,就地转为志愿者下沉一线进网入格,增强支援力量,形成格中有人、人中有责、联动协作的模式,推动疫情防控工作精准到位、高效开展。
11月24日,市直机关第一批党员先锋队队员下沉到赤坎区百姓村,统筹多方力量组成15个网格组,在按照“市直机关党员先锋队员+区直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的模式组成3人组进网入格,主要进行入户排查、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将防控工作落实落细,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市委组织部不仅组织动员调度全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并带头落实,发动居住在百姓村的机关党员就地转化,参与到赤坎区“”疫情百姓村管控区人员保障专班,负责对接统筹各单位派来支援的机关党员干部,采用“老带新、新带非”组合,合理配合各组人员入网入格,筑牢群防群控严密防线。
“请有空的志愿者立即到南街社区集合。”11月18日,疫情严峻,廉江市罗州街道南街社区立即吹响“应急哨”,不到10分钟,“应哨”的党员志愿者已逾40名。
在廉江本轮疫情防控中,网格化管理机制得到灵活运用,延伸到“毛细血管”的抗疫力量被迅速集结。截至11月22日晚,廉江全市成立联合党委1个、临时党支部个、党员突击队支,组织近名党员志愿者下沉支援疫情防控一线,担起抗疫中坚力量的重任。
罗州街道南街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时间不长,队员构成多为年轻人。面对疫情防控,这支年轻的队伍表现得却很“老到”,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检测核酸、帮助老幼妇孺、耐心释疑疏导,有条不紊、临危不乱。身为党员的队长黄海和副队长黄日伟,防疫的应急“哨声”一响,他们就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毫不犹豫地带领队员们冲上防疫一线。
哨响人到,雨中抗疫,党员干部冲在前。
村级党员干部身穿“红马甲”,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带领“大白”往前冲,深入村组、社区、楼院、家庭,为行动不便的孕妇、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徐闻县龙塘镇“两新”党支部书记、委员主动驾驶三轮车到各村(社区)开展宣传,发动党员志愿者进村入户、挨家挨户摸排流调和动员群众核酸检测,做到“无一遗漏”。
下沉一线的党员干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紧紧依靠群众,集结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引导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防控工作,做到“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湛江日报
湛江日报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