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地铁隧道贯通青连铁路通车在即青黄

山川网:青黄不接原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经吃完,比喻,人力、财力等因一时接续不上而暂时缺乏。现在则特指人才方面后继无人。而本文中的青黄二字,分别指隔胶州湾相望的山东青岛与黄岛二地。

11月6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声爆破,经过3年多紧张施工的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在距离海平面下约88米的深处顺利贯通。作为地铁1号线最重要的控制工程,该海底隧道既是国内首条地铁海底隧道,也是国内最深的海底隧道和最长的地铁海底隧道。

按照计划,地铁1号线预计年实现全线通车。届时,市民乘坐地铁通过胶州湾仅需6分钟,成为继胶州湾大桥、胶州湾海底隧道之后,又一条连接西海岸新区和主城区的过海大通道,将进一步助推东西海岸同城化发展。

青岛“龙脉”:一线贯穿南北六区

毋庸置疑,青岛地铁一号线从规划上,就已经明确了其青岛“龙脉”的定位。

地铁1号线整体线路为南北走向,线路全长约60公里。全线共设地下车站41座,车辆段2座、停车场1座,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所1座。线路南起西海岸峨眉山路站,北至城阳区东郭庄站,串联起黄岛区(西海岸新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区六区,可与多条线路进行换乘。

该线路不仅串联黄岛、团岛、台东等众多核心区,还途经黄岛汽车站、青岛火车站、火车北站、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汽车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

从该线路的换乘站上,也足以见线路的绝对枢纽地位:线路共设计有换乘站11座,可与青岛地铁2、3、4、5、6、8、9、10、12、13号线换乘。远期拟拆分为两条线路,兴国路换乘站以北为青岛地铁7号线区段,该站以南为1号线。

尽管该线路为主干线,但设计车辆却很保守的采用了最为普通,承运能力一般的6节B车编组,这点一些朋友也提出过疑问。但事实上,8节A车编组的线路,目前即使在一线城市也只有在客流量较为巨大的线路上才会使用,二线城市地铁线路多数都采用6节编组车厢,部分线路甚至还会选用4节编组车厢。

黄岛:为什么如此重要

对于多数人而言,黄岛这个名字的确有些陌生了,尤其是相比青岛的盛名。这一点其实有点像河北秦皇岛下辖的北戴河和南戴河两地一样,前者几乎尽人皆知,而后者却少有人听闻。但是就风景而言,两者可以说是平分秋色,相差并不太多。

黄岛区,别称:青岛西海岸新区,是青岛市的一个市辖区,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黄岛区是国家海陆统筹发展试验区、国际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示范区、国际航运枢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先导区。

年,撤销青岛市原黄岛区、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年设立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包含黄岛区全域,总面积约为平方千米,总人口为万,成为青岛市第一大行政区。

年,黄岛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亿,经济水平以超越山东省五个地级市的绝对的领先稳居山东省市辖区第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滨海学院,青岛黄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纷纷在此落户。

黄岛区以连续多年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主会场,世界园艺博览会西海岸分会场,世界比基尼模特大赛也成功举行,这标志着世界比基尼模特大赛首次走近中国。

年9月,《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量化评选出年中国百强区,其中黄岛区位列第7名。

黄岛之于青岛,一如江北之于南京,浦东之于上海。但相比南京、上海的隔江相望,青岛的隔海相望显然受地理条件影响更为严重。跨江地铁这件事儿,南京、武汉、重庆等城早已司空见惯,而跨海铁路显然难度更大,需要权衡的因素也更多。

虽然之前已有胶州湾海底隧道和胶州湾跨海大桥两处跨海通道。但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便捷性,前两者仍相差甚远。如今一朝海底隧道贯通,黄岛与青岛之间的天然隔阂,将被彻底打破。海岸两侧,将真正意义上实现有史以来的有效连通。

青岛轨道交通整体规划

青岛地铁首条线路——青岛地铁3号线于年12月16日开通试运营。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年4月,青岛地铁开通运营线路共有3条,即青岛地铁3号线,共设车站22座,全长25.2千米;青岛地铁2号线东段,共设车站18座,全长20.4千米;青岛地铁11号线,共设车站22座,全长58.4千米。

截至年4月,青岛地铁在建线路共有6条,分别为1号线、2号线一期西段、4号线、7号线一期、8号线、13号线。其中,13号线一期和二期南段计划年底开通。预计到年,形成8条运营线路、总长公里的地铁网络。

年,青岛地铁共发送乘客万人次。截至年4月,青岛地铁最高日客运量出现于年4月30日,达67.46万人次。

从上图中的青岛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我们可以看到,整体还是采用主城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路网加密,黄岛区重点建设,其余郊区合理连接的方案。

青岛受制于历史上形成的城市布局和功能定位,南强北弱曾是青岛市区呈现的“旧常态”。地铁开通后带来的流动和交换,促使南北城区的地价级差缩小、环境品质趋同、生活方式融合,空间格局被重新塑造,区域间落差被消弭,“南北差距”、“东西差别”逐步走进历史,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再平衡。

济南向北,青岛向南

青岛东向面海,北、西、南三向陆地。排除东向,青岛发展重心究竟倾向何方,不仅仅是青岛一市的问题。作为中国北方重要港口、经济重镇、副省级市,又兼中国经济第三省山东经济龙头,青岛几乎是北方除北京外,长期最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haia.com/hhyy/12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