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的日子
文/黄海霞
春来,燕来,斜风细雨,柳绿花红。春气和暖,有纷纷繁繁的春景无数。春日凝妆上翠楼的人,宜读关于春的诗词,来消解那一怀春愁心思漫漫岁月长寥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可是人心总愿意托付给这天地自然。格物可以致知,托物可以寄情。更何况是满眼春的意象。
某一日,看见陌上花开的人,不由得情动于中,提笔蘸墨,温柔写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春花纷乱迷人心神几摇漾,且寄远方人一缕相思深长情切切。
窗外花,陌上花,都有不少。花有花言,鸟有鸟语。每一朵花开,都有人可以听懂她的如玉妙语。
早春的梅花开得最盛,属于美人梅,迎春梅。这样的梅花林,有林逋喜欢的模样。赏梅的人宜怀着林逋一样的心情,也许就有了与梅花目光相遇时的一霎相知之意。花团锦簇,暗香浮动。流连花径的人可以把梅花想作闺中蜜友,或者是与自己心意相合的红颜,都算美事。梅花树下,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各人眼中的梅花都有幸福的模样。折梅赠春的人,留在诗书里。眼前的梅花,在菱湖边,也在山寺间。
单瓣的花,简洁,犹如五言的唐诗。迎春花结在长长的藤蔓上,四垂的花枝如是闪着星光的花瀑。春天是从明艳的花瓣间开始萌生的。春柳春花,摇曳着春心荡漾。最好自己能化身蜂蝶,作了春花贴心的挚友;也最好腋下生双翼,如仓庚,如春燕,穿过柳帘,落在柳枝头,或者横掠春水,与春作了心有灵犀之人。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杏花总宜开在庭院里,青砖黛瓦的冷色调旁,见得一树满枝杏花明,也是颇为惊艳。杏花微雨,双燕归来,孤单的人更觉孤单。深巷间的春愁春恨,如丝雨缠绵。檐下若有结网蜘蛛,则可以念一句:“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人心多情,此恨绵绵。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匀注。新样靓妆,体溢香融。”此为李煜词里的杏花。杏花也载情思,“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看春日落花,首先从杏花开始。林黛玉的伤春之情来得更为悲切,“一朝春尽偷洒泪,花落人亡两不知”。瓣瓣落花,也如谁人眼底的胭脂泪。细数来,都是离愁别恨千万绪。
陌上花开盛大,花朝节宜隆重来过。油菜花的深黄蔓延着春的主色调。这样浓烈的炫然,只有盛大的婚礼才可比拟。那些年轻的爱恋,宜与春花一起生发。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算是最美的遇见。古风里有好听的词曲可唱。才子佳人的故事讲着讲着,自己也仿佛有了穿越之感。
酿花蜜的蜂箱,又出现在旧日最简陋的瓦房前。灰黑的木色,有岁月的陈旧。蜂箱旁绿色的草木,还有杂草丛中各色的小野花,也是恰如其分的装饰。蜜蜂的诗意与远方都与花朵相关。春日宜与蜜蜂蝴蝶聊一聊春花的香甜,也宜去养蜂人那里买几瓶蜂蜜。晨饮花蜜,是多年来的习惯了。生活有如蜜甜的模样,人面可以如花面。
春日也宜在盆中院落栽几株春花,月季最好,我喜欢蔷薇科的花朵。栽几棵果木也好,比如杏树,桃树,开花结果,都属美事。
桃花美艳。从桃夭的诗句里开始,就有了人间和美的意象。崔护与桃花的故事,也在一首诗里扑朔迷离。究竟在话本里演绎成了“生者可以死,死亦可以生”的一段佳话了。
古人风雅,神话,佳话,都有很多。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念之,皆有非虚构的惊艳之境。
比如玉环之美,可比牡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如牡丹一样的女子倾国倾城。
宜城的牡丹园里,花开,仍似唐时一样的美艳。醉了的诗人,还是那样的恣意疏狂,诗里的美人如牡丹一样的雍容华贵。逛牡丹园的人,仿佛身在千年之前,园中的牡丹,有五彩的花色,一样的春心。花冠如凤冠。
雨丝风片,绿柳如绿花。天城的春是湿润的。李花与桃花有一样的花形花色,深深浅浅的胭脂红,皆在雨里洇开一场春梦似的甜美温婉。天晴了的时候,成群的雀鸟更显欢闹,从房檐上到花枝上,鸟语欢唱,人声也更热闹些。湿润的水汽又氤氲成烟雾一样的迷蒙。从东边的窗户看过去,花树比比,花开盛大,如锦缎彩云。室内有空荡的春风来去,室内没有一番关于花开花落的问答,还好,春色正是绿瘦红肥时候。从楼头,去了花间。一个人看花,从一棵花树,走到另一棵花树,花颜花香总让人沉迷,活色生香的日子值得欢喜来过。
作者简介:黄海霞,安徽枞阳人,铜陵市作协会员,喜欢文字的艺术与温度。有诗歌散文发表于《铜陵日报》(副刊),多篇散文在《光明日报出版社》《枞阳文联》《铜都文学》《铜陵社科苑》等公众平台推送。
推荐阅读
本刊编辑部‖首届“畲族杯”全国散文大奖赛征文启事
本刊编辑部‖第三届国际东方散文奖有奖征文启事
主办:《东方散文》杂志社顾问:林非贾平凹万伯翱
韩石山许晨石楠
社长:刘云龙
总编:憨仲
副总编:蔡永祥毛小东
总编助理:冯小军李婷
编辑部主任:白冰
值班编辑:魏玉玲选稿编辑:张波
责任编辑:杨玉泰国际军张广利许玉红
李建文陈庆连丁素路曼曼
统一投稿邮箱:dfs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