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军工观察”可以快速订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这家民营企业凭什么拿下海军整装大单?从黄海造船厂逆袭军工的励志故事里,想要民参军的你,是否截获以下这四个重要信号?
新近,有一家民营企在军工行业备受瞩目,原因是它击败了各大国字号造船厂,获得军用船舰建造的大订单,俨然民参军浪潮里的新星。
黄海造船厂,年4月刚刚迈过军品承制“门槛”: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同年月中标,为军队生产整装后勤支持船舰:医院船和拖船。年6月7日,其承制的海军某型军用舰船正式开工建造。
从开始获得许可证到获得投标订单用了不到一年时间,黄海造船凭什么脱颖而出?
三丰君在仔细研读《解放军报》对黄海造船厂最新报道后,给出如下答案:
一、不管你是造导弹,还是卖茶叶蛋,但凡有机会,就一定要积极参加国防建设。
按照大《解放军报》的说法,黄海造船厂就是在4年之前不明觉厉地参加了一场军地联合交通运输保障演练,“赢得了参演部队的指挥员和官兵的交口称赞”。部队领导甚至说:“以你们的造船实力,造军舰也没有问题!”
二、在民参军浪潮中,一定要走好技术派路线。
三丰君遍阅黄海造船厂相关公开资料,不得不承认黄海造船厂在技术上确实很NB,尤其是客滚船产品线。这家造船厂曾建造交付运营的“渤海金珠”大型客滚船是我国第一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0米以上的大型客滚船;随后,又一鼓作气建造了“渤海玛珠”号,晋升为亚洲最大、最豪华的大型客滚船。年获得德国5艘船舶建造订单,年为法国CPTM公司建造的26米豪华客货船顺利下水;为德国博特宁公司建造的两艘绿色环保型3.8万吨散货船成功下水.....
三、细致研究客户需求、虚心向军工同行取经。
在接到竞标通知后,黄海造船厂可是不眠不休地对客户(军队)和同行进行两个月的研究琢磨,才做出设计方案。
四、一定要站在风口,顺势而为;站在风口,顺势而为;站在风口,顺势而为。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遍。
海装某军代室总代表汤传贵曾由衷感慨:“黄海的幸运,是因为赶上好时候——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持民参军已成为上下共识。”黄海造船常从原总装联合专家组来厂考察,仅用了不到年半时间,全部资格认证和装备承制审查手续办完。
然后我大《解放军报》在谈黄海案例时,还透露了一个消息:“下一步有关部门计划将‘两证合一’的审核办法推广开来。看到这里,正在绞尽脑汁想要民参军的企业家们,你们是不是喜极而泣了?
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军工产业正在成为发展的风口,顺势而为。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整个船舶行业进入低谷,黄海造船厂也受到影响,不过如今他们抓住造军舰的机会,那你们呢?
好了,三丰君就点到为止。下面分享一下我大《解放军报》对黄海造船厂截获整装大单的官方报道。
民企“小兄弟”拿下军用舰船大订单在民企参军队伍中,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只是一名“新兵”。资历浅——他们去年刚迈进军品承制“门槛”;无人脉——参与竞标,他们连海军相关部门的大门朝南朝北都不知道;缺经验——对于军用舰船的设计和建造,这是他们的“首秀”。然而,在竞标擂台上,他们PK掉了国字号企业,拿下了军用舰船建造大订单。
民企参军,是我军装备领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窗口”。透视这一鲜活样本,可以清晰观察到:近年来我军装备部门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所付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绩。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企拿下军用大订单”将不再是新闻。
鞭炮声声,火花飞溅,切割机在一块崭新的钢板上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年6月7日,对于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由他们承制的海军某型军用舰船正式开工建造。
“没想到,真没想到!”谈及此次中标,意外的表情依旧挂在该公司董事长张灿刚脸上。
“以你们的造船实力,造军舰也没有问题”
4年前的一场军地联合交通运输保障演练,点燃了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参军”的梦想。
那一次演练,由他们制造的吨大型客滚船表现抢眼,成功运载两栖登陆部队横穿渤海湾,赢得了参演部队指挥员和官兵的交口称赞。演练结束时,部队领导说:“以你们的造船实力,造军舰也没有问题!”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作为国内造船业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董事长张灿刚想:“是啊,我们能为德国等发达国家造大型货船,何不尝试进入军品市场?”于是,他们向原总装备部相关部门提出了申请。
“没想到,一路绿灯,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超出想象。”张灿刚说:从年2月原总装联合专家组来厂考察,到年4月20日全部资格认证和装备承制审查手续办完,仅用了不到年半。
“‘黄海’的幸运,是因为他们赶上了好时候——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持民企参军已成为上下共识。”说起这,海装某军代室总代表汤传贵由衷地感慨道。
为了提高审批效率,有关部门对该公司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等两证,同时进行审核、发证。据悉,下一步有关部门计划将“两证合一”的审核办法推广开来。
好事,接踵而来。刚刚迈入“门槛”的他们,逮着一个好机会——公司科研人员在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上看到了一则海军舰船装备采购需求信息。
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年月4日正式上线。正是因为有了这位网上“向导”,作为“新兵”的他们,才能与其他竞争者同步掌握信息,获得公平竞标的机会。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便在网上报了名,参加竞标。”张灿刚说,当时,他们“连海军装备采购中心的大门朝南朝北都不知道”。
擂台“首秀”,民企“小兄弟”意外中标
试试看,没想到,“试”出了一份惊喜。
没多久,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就收到了海军装备部门的通知。“接到竞标通知那天,大伙高兴坏了。”该公司军品部部长常军德说:“对于能否中标心里没底,但参加了就必须全力以赴。”
医院船、拖船。他们集合公司的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他们先后到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某军工厂调研“取经”,到国内相关权威机构向专家咨询请教,充分借鉴国外先进造船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两个多月,他们挑灯夜战,不断调整改进,设计方案最终出炉。
年月招标进行。步入会场那一刻,常军德心里“咯噔”一下,有些泄了气。眼前的竞标对手,都是造船业的国字号“大佬”。他想,这一次,估计没戏了。
专家组对各单位的投标文件进行了认真评审,对价格、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打分比较,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在技术方面能满足部队需求,在价格方面优势突出。
竞标结果当场宣布: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中标!擂台“首秀”,民企“小兄弟”居然PK掉了国字号“大佬”。
“黄海”这份意外之喜,实则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时间,惊奇的目光落在了他们身上。
作为民企参军的“新兵”,他们究竟靠啥拿下军用舰船大订单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靠阳光透明的竞争制度!
“没有近年来民企参军相关制度的完善,民企‘小兄弟’怎么可能PK掉国字号‘大佬’?”海军装备采购中心主任李军对记者说,“黄海”这份意外之喜,实则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搜索去年民企参军的“新闻”,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军装备部门对推动民企参军所作出的积极努力——月,我军通用装备试水“网购”;5月,我军轻武器装备采购首次公开招标;9月,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公布,加快吸纳优势民企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
对此,李军深有感触地说:“依托装备采购信息网实行装备竞争性采购,为民营企业参与装备采购、助力装备建设提供了平台和渠道,是深化军民融合、促进企业成长、提升部队装备采购效益的双赢之举。”
为进一步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该中心大力推进竞争性采购,严格实施竞争性谈判和询价工作程序,年全年完成了2项竞争性谈判、6项询价采购任务和20项拦标价测算任务,取得了明显的军事经济效益。
“黄海”的幸运,是他们搭上了民企参军这趟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然后,幸运并非独独青睐“黄海”这一家。国防科工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家民营企业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民企参军的大门已经打开,我们欢迎更多像‘黄海’这样的优秀民企投身海军装备建设发展事业中。”望着远方,李军一脸自信地说。
在焊花飞溅的造船车间,张灿刚踌躇满志:“这活必须干好,未来我们还要争取机会,给国家、给海军造更大的舰船。”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传递友谊
版权所有问题,请联系后台三丰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