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CHEN
LIE
列
漫步中轴线
北京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介绍
基本陈列
北京自然博物馆
位于东城区天桥南大街号
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
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
目前,博物馆设置九大基本陈列
他们分别都是什么呢?
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古爬行动物》
《古爬行动物》厅向观众展示了生物界两亿多年前的景观,并以总鳍鱼、鱼石螈、蚓螈和异齿龙为代表,演示了脊椎动物从水域向陆地发展的复杂过程。大厅中央展示了栩栩如生的恐龙骨架群,如中国人发现的第一条恐龙——许氏禄丰龙,体长达26米的井研马门溪龙,背上布满剑板的沱江龙,威风凛凛的永川龙,展翅翱翔的翼龙,称霸海洋的鱼龙。多媒体电脑可以让观众欣赏到恐龙的原始埋藏状态,并通过“化石搜寻器”来体味古生物学家挖掘恐龙化石的艰辛和乐趣,从模拟地层演示中体会到地球沧海变良田式的重大地质变化过程。
《古哺乳动物》
《古哺乳动物》大型专题展览采用斗折曲线渐至开放式的场景,通过古哺乳动物的时代演化作为展示顺序,还依据中生代小型哺乳动物化石证据,通过3D打印技术复原了馆藏的9种小型古哺乳动物的圆雕模型。展览共展出件展品,重要标本有侏罗兽、翔齿兽、阶齿兽、剑齿虎、巨鬣狗、三趾马、黄河象、猛犸象、巨犀、和政羊等等。其中展出的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同期最大的哺乳动物阶齿兽的复原图和骨骼标本;庞大的象类家族高4米长8米的黄河象、铲齿象等化石标本是原有展厅的特色之一。
《无脊椎动物的繁荣》
《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展览重点讲述了化石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寒武纪大爆发,无脊椎动物的繁荣等重大历史事件;清晰地展示了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多细胞的后生动物,又历经二胚层阶段、三胚层阶段最后到脊椎动物起源的生命进化历程。展览使用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再现亿万年前的远古世界;在增强现实展项中,观众将图片对准摄像头,就会有相应的生物在空中游荡;大型复原景观“繁荣的奥陶纪海洋”展示3米长的直角石复原形象,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远古生物的神奇。
《恐龙公园》
在《恐龙公园》中观众可亲眼目睹庞大的峨眉龙躲在树林中,高抬着长长的脖子,够吃蕨类植物树顶端的嫩枝;尽管地面危机四伏,天空上的翼龙悠闲地在空中滑翔;更有凶猛的永川龙虎视眈眈地盯着巨大峨眉龙,伺机把它们作为美食。这些恐龙除了摇头摆尾、张牙舞爪、吼叫嘶鸣等传统动作之外,还拥有恐龙眨眼、喘气等细节动作,使恐龙更加栩栩如生。还有“热河生物群”和“恐龙时代海洋”两个幻象,展示恐龙世界中的海洋里面的庞然大物,栩栩如生。
《植物世界》
《植物世界》展览位于北京自然博物馆展览楼二楼北侧,展出的植物化石和各类现代植物标本多达余件,三个展厅分设“植物演化”、“被子植物的繁盛与适应”和“植物与人类”三部分内容。展览以大量的植物化石标本、植物科学复原图、植物复原景观和各类现代植物标本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从其诞生开始,从低等植物至高等植物不断繁盛的演化过程,以及植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人之由来》
《人之由来》展览主要从观众所关心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两个问题来设计展览内容。为了更清晰的展示这两个问题,展览分设“认识你自己和现代人之由来”两个子展厅。在此展览中,许多著名的古人类化石将与观众见面,其中包括极为罕见保存下来的生活在距今万年前的“露西”、万年前的“纳里奥托姆男孩儿”和6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骨架。
《神奇的非洲》
《神奇的非洲》展览采用度环形全景画展示技术,地面地形与背景画的自然衔接展现无限透视的原野效果,配合开放式动物景观这一新颖的展示方法还原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并结合中英文图板和各种新奇的现代化展示技术手段,准确、科学地将非洲大陆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观众面前,充分地展现了非洲大陆的神奇。让观众可以近距离的感受非洲风情。
《动物——人类的朋友》
《动物——人类的朋友》展览拥有数百件体型各异、姿态优美的馆藏珍贵动物标本,观者似乎漫游在多姿多彩的“动物王国”,感受动物之美的真谛。陈列中的动物标本,不仅包括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而且还有许多国外提供的部分珍贵标本。展览以进化论为主线,展示了动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以及在相应的生态环境下,各类动物生存的真实景观。此外,展览还设计了许多互动参与项目,观众可通过各种趣味游戏,潜移默化的了解更多动物知识,以及动物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
《走进人体》
《走进人体》科普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大量精美的标本为依托,系统展示了人体构造的科学内容,并以朴实无华的视觉语言,向观者讲述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展览从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器官构造等多个方面为切入点,系统讲述了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体某个器官为何易患疾病;如何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各类疾病的进行预防;如何增强健康意识适度地锻炼身体,从而免于疾病的困扰等内容,除展出的人体知识科普和人体组织标本外,还设计制作了20多项与观众互动的科普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展览的参与性和观赏性,大量声、光、电和多媒体的展示及应用,增强了整个陈列的视觉快感和震撼力。
这些基本陈列就介绍到这里啦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
就快快拿起手机
到北京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