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始建于年,是青岛黄海学院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突出的二级教学单位之一。学院先后获评青岛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山东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电信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车辆工程系、船舶工程系、工业设计与图学系、机电工程系7个系。现已成为我校专业特色鲜明、综合实力突出的二级学院之一。
PART
1
专业设置
学院现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智能产品开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7个专科专业。现有山东省特色专业2个;山东省精品课程6门;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青岛市重点培育学科1个。拥有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以上教改、科研项目,山东省本科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山东省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青岛市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青岛市现代学徒制项目等30多个重点项目。智能制造未来(一)本科专业
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可考取的执业资格证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特色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单位)培养能在机械领域内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二维、三维CAD工程师,专业技能证书(钳工、数控车、数控铣、维修电工等)。电子信息工程(校级重点专业)培养能在电子信息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技术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单片机程序设计师、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电工(高级)、PLC程序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二维CAD工程师、三维CAD工程师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运行维护、安装调试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电工(高级)、单片机程序设计师、PLC程序设计师、二维CAD工程师、三维CAD工程师。船舶与海洋工程(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优势特色专业,青岛市重点培育学科)培养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维CAD工程师、专业技能证书(焊工)、船舶建造师等。车辆工程(山东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专业,校级特色专业)培养能在汽车设计制造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高校从事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工程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证书(钳工、汽车装调工、电工、汽车维修工等)、二维/三维CAD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培养在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等交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工业机器人软件与编程、二维CAD工程师、三维CAD工程师、图形图像处理员、FANUC机器人程序员A级证书/机器视。智能制造工程培养能在智能制造工程领域,从事智能制造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创业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维、三维CAD工程师、专业技能证书(钳工、数控车、数控铣、维修电工等)、FANUC机器人程序员A级证书/机器视觉检测与应用。(二)专科专业
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可考取的执业资格证书机电一体化技术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生产与质量管理等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高级电工、中高级数控车工、中高级数控铣工、中高级钳工、二维CAD工程师和三维CAD工程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培养掌握现代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基本理论和现代机械加工设备的制造操作技术,胜任控制与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高级数控车工、中高级数控铣工、中高级电工、中高级钳工、CAD工程师和三维CAD工程师数控技术培养从事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生产与质量管理等数控技术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高级数控车工、中高级数控铣工、中高级钳工、中高级电工、CAD工程师和三维CAD工程师智能产品开发培养能在智能电子产品开发应用、生产制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故障分析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单片机程序设计师、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中高级电工、PLC程序设计师。船舶工程技术(青岛市重点专业)培养能从事船舶生产设计、制造、检验与舾装等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二维CAD工程师、专业技能证书(焊工)、船舶建造师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青岛市财政支持建设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制造、检测、维修、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型、应用型、高级技能型的人才。中、高级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证书、二手车评估鉴定师。新能源汽车技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能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压电工证、三维数字化设计师、二手车评估师等PART
2
教学条件
学院建设有现代加工技术、3D打印技术、机械设计拆装、工业机器人、汽车拆装、船舶制造仿真等50个实验实训室,面向机电类、汽车类、船舶类等专业,是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中心,也是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
目前拥有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台套,价值余万元,主要有五轴联动加工中心、3D打印机、三维扫描仪、工业机器人、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数字电路实验箱、模拟电路实验箱、PLC实验箱、传感器实验台、液压综合实验台、自动变速箱实验台、发动机实验台、各种船体模型等设备,承担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开设实验项目近个,服务全校,面向社会。
学院拥有“青岛市工业机器人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是集工业机器人本体展示、工作站集成、人才培训、特种机器人研发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拥有工业机器人码垛教学工作站、工业机器人分拣立体库工作站、工业机器人机床上下料工作站、工业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等4个区域,是具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产品测试与维护、行业应用展示作用的综合性工业机器人平台。
平台突出教学模式,贴近企业紧迫需求,融合对口新技术工作岗位,提升就业整体水平。同时,平台全力为学生提供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工业视觉应用等技术技能培训,增强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竞争力,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年我校被工信部考试中心授权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的技能鉴定考试站,学生在实训室就可以考取行业、工信部技能证书,同时课程的线上资源作为青岛周边规模以上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和机器人资格鉴定的辅助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
PART
3
科技创新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成立了机器人创新、机电创新、科技创新等7个工作室,开展了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创新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意,培养创新热情,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三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获得奖励项,参加竞赛学生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及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学生授权国家专利60余项,获批科技创新项目余项。“机器人创新工作室”连续4年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称号,王少宏、和雷涛等多名同学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干部”称号。
智能制造学院近五年科技创新竞赛获奖统计
获奖项目2018国家级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山东省特等奖山东省一等奖山东省二等奖山东省三等奖山东省优秀奖学生人次创新改变世界
===机器人创新工作室===
===科技创新工作室===
===机电创新工作室===
===3D动力工作室===
===锐创机械工作室===
===智能创新工作室===
===E2M智制工作室===
PART
4
校企共育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采取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逐步提高就业质量,与青岛特殊钢铁集团、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青岛产业基地等知名企业建立的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打造了绿色就业通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学院积极为毕业生海外高端就业拓展就业新空间,开展“赴日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是青岛市引进的服务外包重点项目,在强化培养学生本专业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开展日语培训及系列日企文化、国际交流、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培养,达到日语N2等级并经过面试后毕业生拿到工作签证,成功赴日就业。就业人员将实现年薪20万元以上的高薪、知名企业工程师岗位的高质量就业,享受日籍工程师全部同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启航黄海
智能制造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