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东海同潮,ldquo申rdqu

编者按:7月8日下午,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对接会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与会并作主旨演讲。

王清宪在演讲中动情讲述了自己的“上海情缘”——“我曾经无数次的来过上海,在这里,我有很多的同学、朋友,业界、学界、政界都有。这让我对上海感到特别熟悉与亲切。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人民日报经济部做记者曾多次到上海采访。浦东开发之后,我来得就更多了。”对上海的理解——“上海,从早年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到今天的全球卓越城市,一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奇迹、一个传奇。虽然上海在不同的阶段也遇到过不同的问题,甚至不免有过困顿,但是上海人执着坚韧、创新求变,每一次都能找到突围的路,一次又一次地再次成为中国发展的引领者。可是我知道,我一直不曾真正读透过这座城市,因为她积淀得太深厚、蕴含得太丰富了!”青岛与上海有着很多的一致性。“虽然横隔长江、地处南北,其实青岛离上海并不远,特别是历史文化经济上的渊源更紧、更亲,一如黄海连着东海。”青岛是在怎样的层面上学习上海、牵手上海?“在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阶段,青岛必须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的战略支点。青岛在国家战略层面与上海再次联系在一起,共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青岛为什么要学习上海的现代服务业?“青岛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同时,又是黄河流域的出海口,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在推动国内大循环中必将也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而青岛要发挥好这种独特作用,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因为现代服务业具有更大的产业辐射力、更广阔的空间覆盖性和更强大的整合配置资源能力。上海之所以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龙头,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现代服务业走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上海、青岛携手,必将会为推动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做更多更大更富有实际成效的事。”青岛与上海可以在哪些方面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合作?“两地在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合作空间大,并具体阐述的合作的路径与方式。”以下是演讲全文在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对接会上的主旨演讲(年7月8日)王清宪尊敬的陈振鸿常务副会长,郑永刚主席、田源主席、陈鹏会长,各位企业家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1

王清宪的“上海观”我曾经无数次的来过上海,这里有我很多的同学、朋友,业界、学界、政界都有。这让我对上海感到特别熟悉与亲切。可是我知道,我一直不曾真正读透过这座城市,因为她积淀得太深厚、蕴含得太丰富了!上海,从早年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到今天卓越的全球城市,一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传奇。就说改革开放这40多年,虽然上海在不同的阶段也遇到过不同的问题,甚至不免有过困顿,但上海人执着坚韧、创新求变,每一次都能找到突围的路,一次又一次地再次成为中国发展的引领者。从浦东开发到上海自贸试验区获批,再到最近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正式揭牌,上海一直引领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创作出一个又一个惊艳的中国故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人民日报作记者曾多次到上海采访。我采访过纺织业的限产压锭、退二进三,采访过上海的住房制度改革。当然浦东开发之后,我来得就更多了。今天浦东开发所取得的惊人成就,让我想起一位领导同志当年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深有感触的说,同样的政策只要给上海,上海人总是会做得最好!我也由此联想到小平同志年视察上海时,说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浦东开发晚了!这其中有小平同志的感慨,同时,又包含着小平同志对上海人多么深的认可啊!后来我到山西工作,先后在三个城市作市长或书记,每到一地我都会带干部和企业家到上海来参观学习。我曾经推动晋城市用一年的时间,把名处级以上干部全部送到上海来轮训,并带队来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次,我率青岛的党政学习考察团和企业家再次来到上海,看到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上海市委的带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增设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对这座城市和她的人民更加充满由衷的敬意和无限的钦佩!今天,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对接会,来听青岛对上海的表达。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2

新的历史方位中的“青岛使命”作为一座北方城市,我总感到青岛的城市意韵与上海有很多的一致性。虽然横隔长江、地处南北,其实青岛离上海并不远,特别是历史文化经济上的渊源更紧、更亲,一如黄海连着东海。此刻,面对黄浦江畔的万国建筑群,我不禁联想起青岛汇泉湾畔八大关的风情。青岛的大港区、馆陶路、中山路一带老城区是青岛的城市起点,漫步在那里,也会让人感受到仿佛置身于上海的某条老街。曾几何时,“上青天”并称中国纺织业的名片城市。改革开放之后,同为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上海一直是青岛学习的榜样,上个世纪90年代初,青岛市委就响亮地提出“学上海”。近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复星、上汽、东航集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都与青岛开展了深度合作,让青岛与上海的手握得更紧。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岛主持召开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年4月,总书记再次亲临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并为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致贺信,相继赋予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之重任。总书记对青岛的厚望嘱托中,我有两件事想告诉大家:一是总书记明确指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我们深刻理解总书记的要求,这个新平台是推动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双边多边合作的新平台,目的是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这突显了青岛在中国新一轮扩大高水平开放战略中的独特地位。上海合作组织的起源是上海,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落在了青岛。昨天李强书记、龚正代市长会见了我们青岛市党政学习考察团,李强书记专门提到,上合示范区应该是唯一一个用了“上海”这个名字但不在上海的功能区。我们青岛很荣幸能在国家战略层面与上海再次联系在一起,共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二是总书记要求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发挥龙头作用,要求青岛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青岛从来就是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有责任当好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把开放的风吹向黄河流域去,推动黄河流域实现开放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总书记对青岛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是青岛无上的荣光,更是青岛重大的国家责任,意味着在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阶段,青岛必须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3

青岛优越的发展禀赋作为长江以北第3个GDP过万亿的城市,青岛有很多优越的发展禀赋。区位上,青岛向东是日韩,向西是黄河流域九省区、中亚、西亚、欧洲,向北是京津冀、东三省,向南就是长三角、大上海,可以说,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战略“十字”中心位置。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建设,以青岛为中心,由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五个城市组成半岛经济圈,有万人口,拥有3万亿的GDP,占山东经济总量的42%。产业上,作为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青岛拥有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海尔、海信、青啤、中车四方等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从这里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去年以来,我们加快以新基建、新技术为制造业赋能,以获批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契机,集聚人工智能骨干企业近家,推动华为、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15家头部企业在青岛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并开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创业培训。连续两年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推出了国内最有感召力的“创投风投十条”,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青岛成为世界创投风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haia.com/hhqc/6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