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活到新中国的北洋军阀,打过小鬼子,拒

唯一活到新中国的北洋军阀,打过小鬼子,拒内战,86岁仍坚持抗日

并非很久远的才是历史。历史应该是值得世代永存的民族记忆。历史发生在昨天,只要是影响当下社会,或对未来产生作用的人和事,都将成为历史。其实,转眼之间的过去就是历史,只要有意义。

但是,历史又是容易淡忘的,如果没有每个时代承担者的提醒和传教,历史的记忆将会被人们一点点吧丢失或者很快忘记,最多成为封存着的故纸堆。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想想看,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记忆,那它还会行走多远呢?

今天说到的这个人,提起来恐怕很多人的记忆中都没有。其实,那并不是什么遥远的事,他离开我们只不过六十年,仅仅是一个甲子的时间!

他的名字叫萨镇冰,曾经的中国海军奠基人之一,还曾当过20世纪初泱泱中华的代理国务总理。其一生跨越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享有极高的声誉。

“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

萨镇冰,生于年3月30日,来自于福州著名八大家族之一的萨氏家族。其先祖为色目人,始祖辅佐元世祖忽必烈有功,元中期受赐萨姓并入蒙古族。因先祖曾世居雁门,故称雁门萨氏。

元末,萨氏一分支迁于福州,定居榕城朱紫坊。萨镇冰为十六世传人,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勉好学,11岁即考入马尾船政学堂,毕业成绩名列第一,于年进入水师服役。

年冬他入选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学生,年春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行船理法。

萨镇冰临行前,身为教书先生的父亲萨怡臣挥毫题联相赠:“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

甲午海战

年7月,日本海军在鸭绿江口丰岛突袭北洋水师舰队,公然挑起“中日甲午海战”,随着战事扩大,黄海、渤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都笼罩在战火中,以日本天皇为首的军国主义分子吞并中国的野心昭彰于世。

这时的萨镇冰开始进入了历史赋予的角色。

丁汝昌急调这位年轻的部下作为“康济”号的管带率领30名水手登上日岛炮台,加强威海卫港的守防。

惨烈的海上之战,林永升、邓世昌等相继为捍卫国家海疆领土和民族尊严而献身。

他们随同英勇的战舰和朝廷腐败无能的屈辱沉入大海但他们的民族英雄气概及精神光辉永远激励着后人。

逝者长已矣,生者更难受。

北洋舰队随后即被解散,剩余将领包括萨镇冰在内都被革职。

当萨镇冰被遣返回到福建的家乡,父母已经去世,不久后妻子也撒手人寰,真可谓国破家亡啊!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这位曾经征战沙场的血性汉子只得委身于官绅家做私塾养家糊口。

然而,他骨子里的忠贞秉性不改,心中的大志不移,发誓终不再娶,再屈再辱也要活下来,为的就是伺机再起,重振海军,完成那些死去同学和兄弟战友的遗愿,以期有朝一日再驰骋海上,雪洗甲午之耻……

命运的再次光顾

历史注定不会让肩负使命的人就这么沉沦、消失。

年,两江总督张之洞聘萨镇冰出任吴淞炮台总炮台官,不久又升其为自强军帮统。

年,清政府决定重建海军,并授原北洋海军副将叶祖珪为北洋海军水师统领,萨镇冰为帮统兼“海圻”号管带。

命运再一次选择了他。

可是,没过两年,北洋海军又险遭覆灭之灾。年,八国联军侵华,列强又一次从海上扑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甚至为了献媚讨好这些闯入别人家烧杀抢掠的洋人,有人竟提出出售军舰,撤销一切防务。此议遭到萨镇冰等爱国将领的强烈反对,最终被迫废除。

年,萨镇冰被委为筹备海军大臣和海军提督,把过去分开的南北洋水师建制撤销,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制定了大清海军官制和章服标志,后人称萨镇冰为我国近代海军的开创者。

选了一条中间道路

年,武昌起义,萨镇冰站在了抉择国家与民族前途的前沿。

奉朝廷镇压革命军之命,萨镇冰率海军舰队驶临武昌。

这时,清军与革命军正处于对峙阶段。

清军为逼革命军退出汉口,竟纵火焚城。此行径激起国人愤慨,更使得本不愿与革命军为敌的海军官兵对清政府愈加不满。

在萨镇冰的授意下,他们与清廷摆开“迷魂阵”,有意把炮弹射向无人的江边和稻田,使得陆军无法借助足以杀伤革命军的强大火力作战。

此时,萨镇冰是把持清军与革命军胜负天平的关键人物。

经历的种种苦难与屈辱,使他深切认识到清政府已穷途末路,“熟察现势,必知专制政体之必亡”,而且各省纷纷独立更促使着这个封建王朝加速崩塌。

萨镇冰绝不甘当大清国的殉葬品,却又不愿公然易帜于革命军,于是陷入既不想做叛变清廷的“罪人”又不愿背负逆历史车轮而动骂名的两难境地。

无奈之下,他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即以治病为由离舰赴沪。

年11月11日的夜晚,日后被证实这是个驱使当时中国命运走向的极不寻常的时刻,萨镇冰在“江贞”号上发出信号灯:“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舰艇好自为之。”暗示默许部下起义,然后离舰搭乘英商船消失在夜幕中……

“行年九十,壮志犹存”

辛亥革命后,萨镇冰于年起担任上海吴淞商船学校校长。

年黎元洪任大总统后邀他“出山”,任命其为海军临时总司令、海军总长。

年5月14日至8月9日,萨镇冰代理国务总理。

年5月14日,萨镇冰卸去海军总长职务,回闽任清乡督办,后又出任福建省省长等职。

凡此种种,足已见得萨镇冰一生丰富而不凡的经历。

然而,置身于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注定了他不会悄无声息地活着,只要还有一口气便会继续书写传奇,演绎终其毕生的历史角色。

年,萨镇冰被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所吸引,竟以八十岁之躯取道前往延安。

蒋介石听报后,大为光火,即命人中途拦阻,随即将老人送返重庆。

年,86岁的萨镇冰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最终失败,他面向大海,泪飞如雨,告慰那些已离去近半个世纪的不屈英灵……

年,90岁的萨镇冰仍激情满怀,在寿诞之日乘上马背并在其照片上书写道:“行年九十,壮志犹存,乘兹款段,北望中原。”

“我要留下”

年8月,正值福州即将解放,蒋介石派李宗仁专程来榕,邀请萨镇冰一同前往台湾,却不料遭到老人家以病坚辞。

他要留守城里,等待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他发文告知天下,拥护共产党,并为迎接解放军进城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所行主张与道路,才能真正挽救苦难深重的故国家园。

新中国成立后,萨镇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

年,当听到第三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进汉城的消息时,93岁的萨镇冰掩面而泣,老泪纵横。

年4月10日,萨镇冰逝世,享年94岁。

中央人民政府拨给治丧费,福建省人民政府举行公祭,将一生戎马的爱国老人安葬于福州西门外的梅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haia.com/hhqc/12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