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历史背影杨晓航
掩卷沉思时,首先从记忆的湖面泛起的,便是历史尽头那一道道光彩的背影,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抵达我们那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处。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对祖国视死如归,对祖国的忠贞不渝;“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不怕牺牲的爱国豪情……没有人可以改变过去,但总有人在奋力创造一个崭新美好的未来。一百年,弹指一挥,却又成沧海桑田,黄海半岛花开又败,英雄人物永不归来。一群小小少年,心怀家国理想,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林永升……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光照汗青,一滴滴滚烫的鲜血随风飘逝。他们乘百舸争流之势,续中华民族之魂,用生命唤醒一个昏昏欲睡的巨人,用理想讴歌一个璀璨夺目的青春,用信念打造一支视死如归的军队。
年,中国近代历史黑暗的开端。清政府权力早已被掏空,中国如同一只断线的风筝般岌岌可危。“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在国之危难之际,晚清中兴名臣李鸿章以开明的眼光俯瞰世界,欲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创建了福州船政学堂,后又带领学生,出国留学。
少年时代的邓世昌与同学们远赴英国学习海军技术,归来时早已功成名就,并带回了两艘定远和镇远,这两艘一级主战军舰,为清政府自救运动增添了希望,可奈何朝政动乱,慈禧专权,海军的军费都为她筹办生日和重修颐和园,结果除了一些威力小的教练弹外,北洋海军没有新型战舰炮弹和更多武器,正因如此,一场密谋已久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终于不再伪装,发动了举世闻名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倾尽国家财产增强海军建设,可清政府却任由朝臣贪污,不重视国力发展,导致北洋舰队与胜利失之交臂,全军覆没。
在邓世昌牺牲前,他想吃那碗没来得及吃的长寿面,想回家看看家中妻儿老小,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是他如同一只鲸鱼,安静的和船,带着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沉入海底。这只是一段历史,却也是中国难以洗刷的污点。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死亡为中华复兴带来了一丝希望。一只断线的风筝,在他的东风下,重新接上线头,开始乘风飞翔。
在年后的今天,中国早已清醒过来。他如同一只雄狮,俯视着亚洲乃至全世界。中国的海军不再颓废,无数艘战舰与先进的炮弹为中国国民安全保驾护航。中国人不再懦弱,不再被别人指着大喊“东亚病夫”,他们如今被全世界所尊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中华少年仍怀着和邓世昌一样的理想与信念,为振兴中华而努力,为中国崛起而奋斗。
先烈为那个腐败颓唐的中国敲响了警钟,中华儿女们团结一心,奋勇杀敌。他们见证了一个国家的艰难历程。还看今朝,中国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中华复兴之大计,民族富强之谋略。有了先烈们为我们铸就的铁血长城,无数中国同胞亦拥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如今的中国拥有最多的人口,最好的武器,和最精良的部队。
山河换了新颜,飞机也不用飞两遍。曾经的十里长安街,如今繁华如市。山河无恙,国富民强,这盛世如您所愿。大风起,大潮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皆未断绝,唯我浩荡之中华!我中华少年们继承着英雄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在红旗下追寻阳光,在春风里迎接绽放,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红旗皆为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太平盛世,当不负盛望,以青春之名,书写清澈挚爱,以心中红星,献礼中华,少年有梦,不该止于心动,应付诸行动!
愿争三千里流风赤浪,不负十二载苦读寒窗,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这盛世之中华。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平台删除。《写手驿站》每期为写作爱好者提供投稿邮箱,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