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和英语

第一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工具性:知识与技能——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人文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心性——好奇心、自信心、

主动性、创造性(两心两性/双心性);

热爱——中华文化、民族智慧、中国语言文字;

奠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年,广饶县老共产党员刘世厚将年8月印制的《共产党宣言》捐献给县博物馆。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共产党宣言》印刷版本。   2、中国农村第一部村民自治章程   年6月7日,章丘县埠西镇埠西村第三届第三次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埠西村村民自治章程》。这是中国农村第一部村民自治章程。   3、中国第一所较为完备的少年监狱   年6月,经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核准,山东高等法院将省第五监狱扩充改建为山东少年监狱。此系中国第一所较为完备的少年监狱。   4、中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市——莱西市   年1月,莱西90.3%的村和%的乡镇达到示范标准。   5、中国第一个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县市区——烟台市芝罘区   6、山东第一个人民公社   年8月9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济南郊区北园乡北园农业社时提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20日,北园乡办起了北园人民公社。这是山东省第一个人民公社,也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人民公社之一。   7、山东第一个经济律师事务所   年8月1日,济南市经济律师事务所正式成立并受理委托。这是山东省第一个经济律师事务所。   8、山东第一个法律顾问处   年3月20日,山东省第一个法律顾问处——济南市法律顾问处建立。   9、山东第一所对外开放的监狱   年12月9日,安部批准山东省监狱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山东省第一所对外开放的监狱。年2月1日,公安部确定山东省第一劳教所为全国17个对外开放的劳教单位之一。   10、山东第一个商检机构——工商部青岛商品检验局(后改归实业部)   年7月6日在青岛设立。

1、中国第一所省立大学——山东大学堂   年10月,袁世凯奏准在济南创设,当年招生人,唐绍仪任校长,美国人赫士任总教习。   2、中国第一所人口普通中专学校——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泰安人口学校年5月14日在泰安成立。   3、中国第一个普及电视教育的地级市——枣庄市   4、中国第一所与SOS国际儿童村组织总部合作创建的中学——中国烟台格迈纳尔中学   5、中国最早的教会大学——蒙养学堂   年(同治三年),北美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在登州创办,年增加中学班,并设高等科。年定名为登州文会馆,年提高到大学程度。   6、中国浮标研制最早的省份——山东   7、中国第一个波浪观测站——青岛小麦岛观测站   8、中国第一台海水透明度仪   年10月29日由济南八一光学仪器厂试制成功。   9、中国第一台海洋水文气象遥测浮标站   年1月11日,山东仪器厂研究所在有关单位协助下研究成功。   10、中国首台自动语言信箱   年1月在威海试制成功   11、中国第一座高山自动气象站——泰山气象站   年11月建成,设备从日本引进,其观测要素、处理功能、自动化程度均达世界先进水平。   12、中国第一个高速商用信息网——“百灵”网(试点网)   年5月15日,三联集团设计建设的“百灵”网(试点网)正式建成开通,被国家经贸委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规划项目。   13、中国普通高校创办的第一所农民高等学府——山东农业大学附属农民学院   年1月12日建立。   14、中国第一所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信息工程学校   年9月10日在潍坊成立。   15、中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人的医学系   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滨州医学院创办。   16、中国第一所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大学——德州农村发展学院   年9月16日由德州地区集资兴建,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为成人高等学校。年经省政府批准改建为陵县幼儿师范学校。   17、建国后山东最早成立的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学会——济南工程师学会   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26日,选举苗海南为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洪瀛、钱正英为副主任委员。   18、建国后山东创办最早的科技刊物——《农业知识》杂志   年1月创刊。初为月刊,次年7月改为半月刊。   19、建国后山东建立最早的省级独立科研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   年5月在山东省农业实验所的基础上建立。   20、山东最早研制成功的微机——OJS-型微型计算机   年6月,烟台无线电三厂与四机部电子技术推广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   21、山东第一个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山东省国际信息检索中心   该中心是省国防科工办年10月筹建、年2月建成的,年4月17日与美国的DIALO和ORBIT系统一次联机成功。   22、山东第一个人工无线寻呼系统   年12月在青岛建成开通。   23、山东第一家综合性电子信箱系统   年4月6日在潍坊开通。   24、山东第一所回民中学——济南回民中学   年9月成立。   25、山东第一所收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地方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济南市职业大学   年1月13日成立。   26、山东第一所女子医学专门学校——山东私立女医学校   年,王注东等人集资兴办。医院内,学制4年,校长王注东。年停办。   27、山东第一家台资私立学校——忠信高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所以说,中国传统的历法是结合了阳历和阴历的一种阴阳历。

它用置闰法填补了阴、阳历的时间差,又用阳历的规律制定了安排农事的二十四节气。在农历的时序中,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一致,春耕秋收也得到了有条不紊的规划。日月相合的农历,其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历法。它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黄子孙们,千百年来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化身。

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7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基本地貌类型。平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56%,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台地面积占全省面积4.46%,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15.39%,主要分布在东部、鲁西南局部地区。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14.59%,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米以上、面积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全省海拔50米以下区域占全省面积的53.71%,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50~米区域占33.50%,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米区域占11.53%,主要分布在鲁西南地区和东部地区;米以上区域仅占1.26%,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   全省坡度2°以下区域占全省面积的71.02%,集中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东部局部地区;2°~5°区域占9.82%、5°~15°区域占11.78%,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15°~25°区域占4.63%、25°以上区域占2.75%,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东部地区。   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多条。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养殖之利。北五湖自北而南为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其中以东平湖最大,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麻大湖、白云湖、青沙湖等。   山东省濒临渤海和黄海。大陆海岸线北起冀、鲁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南至鲁、苏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海岸线长达公里,占全国海岸线1/6强,海洋面积15.96万平方公里。全省共有海岛个,海岛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约.44公里;1平方公里以上的海湾49个,海湾面积平方公里;潮间带滩涂面积平方公里,负20米浅海面积平方公里。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天,鲁西南地区可达天。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4.6℃,较常年偏高1.2℃;全省平均年降水量.8毫米,较常年偏少1.1%;全省年平均日照时数.7小时,较常年偏少39.5小时。年初雾和霾频繁,空气污染严重;2月下旬大范围降雪,影响交通;5月下旬连续高温,出现重干热风;春末夏初风雹频发,部分地区小麦倒伏;半岛春季初夏降水持续偏少,旱情加重;7月暴雨频发,部分农田被淹;8月台风“海棠”带来强降水,利大于弊;10月上中旬阴雨寡照,影响秋收秋种;年末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农田出现旱情。   气温。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4.6℃,较常年(13.4℃)偏高1.2℃,比上年偏高0.2℃,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各地气温在12.7℃(成山头)~16.5℃(微山)之间,济阳、章丘等69站为本站同期最高值。半岛部分地区在13℃以下,鲁南大部、鲁中部分地区在15℃以上,其他地区在13℃~15℃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各地均偏高,鲁西北局部、鲁中和鲁南部分地区偏高1.5℃以上。各月全省平均气温,10月偏低,其他各月偏高,其中,4、5、7、9月分别为历史同期第2、1、3、2位高值。   降水量。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8毫米,较常年(.6毫米)偏少1.1%,比上年偏少46.0毫米,各地年降水量在.0毫米(聊城)~.0毫米(枣庄)之间,鲁西北大部、半岛和鲁中的部分地区在毫米以下,半岛、鲁中局部和鲁南的部分地区在毫米以上,其他地区在毫米~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鲁南大部、半岛、鲁西北和鲁中的部分地区偏多,其他地区偏少,其中半岛东部、鲁中和鲁西北局部地区偏少2成以上。各月全省平均降水量,1、4、7、8、10月偏多,其中1月偏多.3%,为2年以来最多值;其他各月偏少,其中11月偏少93.6%,为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位少值,仅次于年和年同期。   日照时数。年,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7小时,较常年(.2小时)偏少39.5小时,比上年偏多.6小时,是6年以来连续第12年偏少,各地日照时数在.1小时(宁阳)~.0小时(临朐)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鲁西北、鲁中和半岛的大部、鲁南的部分地区偏少,其中,鲁中局部和鲁西北的部分地区偏少小时以上,其他地区偏多。

截至年底,全省土地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1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别为.43万公顷、.44万公顷和.24万公顷,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72.92%、18.01%和9.07%。   农用地。其中,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其他分别为.70万公顷(全省人均占有耕地1.15亩)、71.75万公顷、.41万公顷、0.58万公顷和.99万公顷,占比分别为66.07%、6.23%、12.89%、0.05%和14.76%。年内农用地净减少公顷,其中耕地净减少公顷。   全省实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6万公顷,超出下达面积0.22万公顷,较年度减少29.70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中,耕地.04万公顷,园地、林地、草地及其他非耕地39.12万公顷。   建设用地。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分别为.60万公顷、21.60万公顷和23.24万公顷,占比分别为84.23%、7.60%和8.17%。建设用地年内净增加24.32公顷。   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和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占比为16.41∶13.22∶59.48∶8.90∶1.99。   未利用地。其中,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等水域69.78万公顷,占未利用地的48.72%;其他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及裸地等其他未利用地73.46万公顷,占未利用地的51.28%。未利用土地年内净减少1.01万公顷(详见表)。   山东省年度三大类地类变化情况表单位:万亩地类项目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年初面积...77年内增加16...78年内减少38...94年末面积..652.61   土地权属划分,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分别为.26万公顷和.85万公顷,分别占15.28%和84.72%。   截至年底,山东已发现矿产资源种,占全国种的85.47%;查明资源储量的有85种,占全国种的53.46%。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处(含共伴生矿产地数处)。   据年底全国保有资源总量统计,山东矿产资源列全国前10位的有74种,以非金属矿产居多(价值偏低)。其中,列全国第1位的有金、铪、自然硫等8种;列全国第2位的有菱镁矿、钛(钛铁矿)、玉石等10种;列第3位的有锆、片云母、化工用白云岩等12种;列第4位的有钍、铁、钛(金红石)等9种;列第5位的有石油、石墨(晶质石墨)、建筑用辉绿岩等4种;列第6位的有宝石、水泥用大理岩、石墨(隐晶质石墨)等7种;列第7位的有铝土矿、红柱石、冶金用白云岩等8种;列第8位的有镓、方解石、泥灰岩等7种;列第9位的有重晶石、银(伴生银)、玻璃用白云岩等5种;列第10位的有饰面用辉绿岩、钴、玻璃用砂等4种。   山东金矿主要分布在省域东北部的胶西北地区;铁矿分布较广,济南、淄博、莱芜、临沂、泰安、济宁、枣庄、潍坊、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等市均有分布;煤矿主要分布在济宁、菏泽、泰安、枣庄、济南等市;非金属矿产以鲁中、鲁南和胶东半岛居多。   地热资源作为清洁能源,在鲁西北地区层状分布,在其余地区呈点带状赋存,在全国占有相当比例,具备良好的开发前景。   山东矿产资源开采强度大,部分矿种保有程度不高。近几年胶北地区“焦家式”金矿部分矿区深部、纱岭矿区、三山岛北部海域矿区发现新矿体,-1米至-0米煤炭资源预测评价,近海油田的发现,兖州翟村矿区、兰陵矿区、西沟矿区发现铁矿层等表明,山东省金、铁、煤、石油等重要矿产的后备资源依然存在良好的资源远景。   (省国土资源厅)   山东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根据山东—0年实测资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8亿立方米)。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山东水量(黄河高村站—7年资料)为.5亿立方米,按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的黄河分水方案,一般来水年份山东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每年可为山东省调引长江水13.53亿立方米,可有效缓解山东省水资源短缺矛盾,构筑起南北贯通、东西互济的现代骨干水网,实现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和山东当地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多种,鱼类资源有79种,隶属于13目39科70属。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28种,占鱼类数的35.4%;一般经济鱼类41种,占51.9%;经济价值较低的鱼类10种,占12.7%。经济价值较高、有一定产量的虾蟹类近20种,浅海滩涂贝类百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余种。中国对虾、扇贝、皱纹盘鲍、刺参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有藻类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近50种,其中,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26.7万公顷,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虾类7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虾类20多种。   山东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种。树木多种,分属74种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多种,其中植物类多种。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种,其中,兽类73种,鸟类种(含亚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10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

柳树是济南市的市树,将市树柳树设计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亮亮戴了一顶柳枝编的帽子,吹着柳哨,迈着欢快的步伐在奔跑。取名“亮亮”,亮字含哨声响亮的意思,又有光明的含义,寓意了济南辉煌灿烂的未来。

  市花(荷花和和)

  荷花是济南市的市花,以荷花的花型变化成和和的头部,以荷花的花瓣变化成和和的四肢,以荷叶变化成和和的衣服,表现出济南泉水和荷花相映的美丽景色,突出了济南泉城的地方特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haia.com/hhjt/6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