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重磅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

SCSPI——促进南海的透明、和平与合作

编者按

二战结束以来,美军都是南海最强大的力量存在,其部署及行动攸关南海局势走向,近年来为应对中国的海上崛起,美军在南海的部署及活动再度呈现升温之势。“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持续跟踪美军南海活动的情况,每年发布上一年的年度报告。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但是美军在南海地区却一直保持高强度军事活动。

目录

一、战略平台频繁亮相南海,对华威慑意图明显

二、空中抵近侦察强度大幅增强,花样不断翻新

三、以“航行自由”为名,继续通过“闯岛闯礁”和过航台湾海峡实施对华极限施压

四、演习演练受新冠疫情影响,规模和频次有较大缩减

五、总结及展望

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但是美军在南海地区却一直保持高强度军事活动。以航母打击大队、战略轰炸机、核动力潜艇为代表的战略武器平台频繁进出南海,对中国实施了前未所有的武力威慑行动。与此同时,美军在南海地区继续保持频繁的海空抵近侦察,包括军事承包公司侦察机在内的多型侦察机密集前往南海地区开展侦察活动,战场建设和整军备战的气氛十分浓厚。

一、战略平台频繁亮相南海,对华威慑意图明显

年全年,美军先后向南海地区部署3个航母打击大队、2个两栖戒备大队、多艘次核动力潜艇;美军的B-52H轰炸机和B-1B轰炸机17次进出南海开展“动态兵力”部署行动。无论是从规模、数量还是在南海地区活动的时长来看,美军战略平台在南海的军事活动强度均为近年来罕见。

(一)大型编队活动强度增大,实战化演练针对性强

首先,兵力数量多、活动时间长。美海军先后有“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USSTheodoreRooseveltCSG,CVN-71)、“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USSNimitzCSG,CVN-68)和“里根”号航母打击大队(USSRonaldReaganCSG,CVN-76)、“美利坚”号两栖戒备大队(USSAmericaARG,LHA-6)、“马金岛”号两栖戒备大队(USSMakinIslandARG,LHD-8)进入南海。“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进入南海主要是前往越南岘港进行港口访问。[1]“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马金岛”号两栖戒备大队是前往中东地区部署途经南海。作为第7舰队所属的“里根”号航母打击大队、“美利坚”号两栖戒备大队则是专门部署至南海地区实施海上威慑巡航。从时间来看,“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在3月1日由巴士海峡进入南海,3月17日前后驶离南海,活动时间在两周左右;“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于7月3日前后经巴士海峡进入南海,7月18日驶离南海进入马六甲海峡前往中东地区部署;“里根”号航母全年四度进入南海,首次于7月3日左右经菲律宾中部地区海峡进入南海,第二次于7月中旬由爪哇海进入南海,第三次于8月14日经巴士海峡进入南海,最后一次于10月12日由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合计在南海逗留时间大大超过以往。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常规的巡航不同,年美航母打击群在南海及其周边的部署极具实战色彩,如“里根”号航母在南海周边海域部署了超过4个月,多次快进快出南海,并与其他航母打击群分进合击,既希望保持必要的威慑力,同时也试图尽量与中国的反介入兵力保持距离。

其次,活动区域敏感、演练科目多样。在南海地区部署期间,美海军航母打击大队及两栖戒备大队曾长时间位于台湾西南海域、黄岩岛附近、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活动。从演练的科目上来看,既涉及双航母作战演练、轻型航母作战概念、海空联合作战等战略战役科目,也涉及海上补给、舰载机空中加油等战术课目演练。3月15日,美海军“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与“美利坚”号两栖戒备大队在南海中沙群岛附近海域演练远征力量作战运用,[2]这是“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首次在该海域内开展此项科目演练。

3月15日,美海军“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与“美利坚”号两栖戒备大队

在南海演练远征力量作战。图源:美国海军

4月20日,美海军“美利坚”号两栖戒备群联合澳海军“帕拉马塔”号(HMASParramatta,FFH)导弹护卫舰在南海中国“海洋地质八号”(HaiyangDizhi8)科考船和马来西亚“西卡佩拉”号(WestCapella)钻井船附近敏感海域炫耀武力,主动为马来西亚“撑腰”,挑拨中马“对峙”。

7月3日,来自第3舰队的“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与第7舰队的“里根”号航母打击大队分别从巴士海峡和菲律宾吕宋岛南侧的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入南海,汇聚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并开展了年内首次双航母演练,[3]随后7月17日这两个航母打击大队再次于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

7月6日,“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与“里根”号航母打击大队在南海开展双航母演习。图源:美国海军

美军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在南海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演习区域选择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等敏感海域,且时间上分别与解放军的西沙军演和台湾地区一年一度的“汉光”(HanKuang)演习高度重合,其背后目的不言而喻。航母打击大队与轰炸机协同对地、对海目标的联合打击是近年来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演练的重点科目。7月3日至4日,美空军第96轰炸机中队1架B-52H轰炸机从路易斯安纳州巴克斯迪尔空军基地起飞,经阿拉斯加州方向飞往南海上空与“里根”号、“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开展联合演练。在“里根”号、“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于南海海域航行期间,美海军连续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多批次P-8A反潜巡逻机前往南海空域。一方面,P-8A反潜巡逻机可以为航母编队航行期间提供实时的情报支援,另一方面P-8A反潜巡逻机携带AGM-84D“鱼叉”反舰导弹可以发挥类似轰炸机的部分功效,推测与航母编队开展了海空联合打击训练。除了P-8A反潜巡逻机,7月4日至5日美空军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多批次KC-R加油机前往黄岩岛附近空域与航母舰载机开展空中加油演练,提升航母舰载机在南海地区的远程作战能力。

(二)轰炸机频繁进出南海,重点演练“动态兵力部署”作战概念

年全年,美空军B-52H、B-1B两款轰炸机高强度进出南海开展军事行动,重点演练前国防部长马蒂斯提出的“动态兵力部署”作战概念,[4]企图实现美军轰炸机战术行动的“不可预测性”。据不完全统计,年内美空军轰炸机先后17次进出南海,绝大多数采用双机编队形式累计出动了11架次B-52H轰炸机、21架次B-1B轰炸机,其中,4次由本土基地起飞,其余均从关岛安德森基地起飞。综合来看有以下特点:

一是航线选择考究、注重南北协调配合。通常情况下美空军轰炸机进入南海首选菲律宾吕宋岛北侧的巴士海峡,但是年美军在此基础上开辟了自菲律宾南部的苏禄海上空进入南海的新航线,采用两架轰炸机一南一北同时进入南海的模式。

5月8日,美空军2架B-1B航线。图源:推特账号

AircraftSpots

这种南北同时进入的行动模式很大可能是一种声东击西的作战演练,意图用北侧的轰炸机牵扯中国的火力,实则模拟对南侧的南沙岛礁实施轰炸打击,两架轰炸机一南一北同时进入南海或者从仅从南侧进入南海的模式表明,美军在不断演练对中国军队驻守的的南沙岛礁实施空中打击,在切实做实战准备。此外,年12月23日和28日,美空军第37远征轰炸机中队2批4架B-1B轰炸机前往南海开展演练,其飞行区域已经涵盖了西沙群岛地区,这表明美军轰炸机的空中打击目标演练不仅针对南沙岛礁还涵盖了西沙群岛甚至海南岛的部分重要军港及基地。

12月28日,美空军2架B-1B航线。图源:推特账号

AircraftSpots

二是战术行动强调不可预测性。自4月16日美空军第69远征轰炸机中队5架B-52H轰炸机结束在关岛为期6个月的轮换部署后,美军开始在西太平洋地区开始执行轰炸机“动态兵力部署”,部署时间上短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左右,并且部署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首次在南海实施动态兵力部署发生在4月29日,当时美空军第28轰炸机联队2架B-1B轰炸机从南达科他州埃尔斯沃斯空军基地起飞,飞往南海上空开展军事行动后返回基地,整个任务持续32个小时。[5]此后美军一直采用从本土和关岛两个方向前往西太巡航的模式,持续派出轰炸机进入南海。在进入南海的时间上,美军时常会选择在夜间进入,如5月18日夜至19日凌晨,美空军2架B-1B轰炸机悄然从关岛安德森基地起飞进入南海,之所以选择夜间是因为夜间行动具有相对隐蔽性。夜间行动也契合美军打响“第一枪”的传统,妄图在对手警惕性最弱的时候突然出击瞬间夺取制空制海权。

三是强调体系化联合行动。纵观美军历次轰炸机进出南海,必有侦察机提供情报支援、加油机提供空中油料保障。例如,5月26日美空军2架B-1B轰炸机从关岛安德森基地起飞前往南海开展军事活动期间,美军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了1架编号为62-的RC-W侦察机、1架P-8A反潜巡逻机(HEX:AE)、1架编号为的EP-3E侦察机和1架编号为的P-3C反潜巡逻机进入南海开展侦察行动。12月28日美空军2架B-1B轰炸机从关岛安德森基地起飞前往南海开展军事活动期间,美空军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3架KC-R加油机(无线电呼号:PEARL24、25、26,编号59-、63-、60-)前往菲律宾吕宋岛西北部上空为轰炸机提供空中加油。

(三)核动力潜艇活动频繁,试图弥补疫情期间的兵力空缺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美军海外军事部署能力受到极大制约,3月份在西太平洋地区执行巡航任务的“罗斯福”号航母爆发疫情随后紧急停靠关岛,完全丧失了战备执勤能力,导致美军一度出现了在西太平洋地区无航母可用的尴尬局面。作为具备重大战略威慑力的核潜艇在疫情期间担负起了威慑巡航的重任,根据有限的信息披露,全年美海军至少有“芝加哥号”(USSChicago,SSN-)、“夏延号”(USSCheyenne,SSN-)、“北卡罗来纳号”(USSNorthCarolina,SSN-)、“阿施维拉号”(USSAsheville,SSN-)、基韦斯特号(USSKeyWest,SSN-)、密西西比号(USSMississippi,SSN-)、“汉普顿号”(USSHampton,SSN-)等核动力攻击潜艇前往包括南海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执行战略巡航任务。

二、空中抵近侦查强度大幅增强,花样不断翻新

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年美军从韩国乌山基地、冲绳嘉手纳基地、关岛安德森基地、菲律宾克拉克基地、文莱等多个基地派出包括U-2S高空侦察机、RC-系列侦察机、E-3B预警机、E-8C空地监视机、P-8A、P-3C反潜巡逻机、EP-3E电子侦察机、CL-侦察机、CL-海上监视飞机以及RQ-4B“全球鹰”、MQ-4C“人鱼海神”高空无人侦察机等13款侦察机前往南海开展抵近侦察近千架次。

(一)为美军重大兵力行动提供情报保障

在美军航母打击大队、轰炸机进入南海活动、美海军水面舰船过航台湾海峡、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开展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等重大军事行动期间,美军各类侦察机前往南海侦察的频次和强度会明显增强。例如在4月28日美海军导弹驱逐舰“巴里号”(USSBarry,DDG-52)在西沙群岛“闯岛闯礁”期间,美军先后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1架P-8A反潜巡逻机、1架P-3C反潜巡逻机和1架EP-3E侦察机进入南海北部空域实施情报支援。在7月3日至7日美海军“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里根”号航母打击大队在南海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期间,据空中广播自动监视系统(ADS-B)数据,美军出动了15架次P-8A反潜巡逻机、3架次EP-3E侦察机、2架次RC-W侦察机、1架次RC-U侦察机和1架次P-3C反潜巡逻机进入南海开展侦察行动,这是自年美军P-8A反潜巡逻机部署西太平洋地区以来少有的出动强度。

7月6日,美军4架侦察机前往南海侦察

(二)强化针对中国兵力动向的反应

美军通过持续性的日常对华空中侦察行动,力图掌握中国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各类军事活动动向,特别是在中方有重大军事行动期间会适时提升侦察兵力的出动频次。例如在4月12日至22日,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进入南海训航期间,美军基本保持每天2至3架次的出动强度向南海派出各类侦察机实施侦察。7月11日,美国佐治亚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编号为96-的E-8C战场监视与指挥飞机部署至冲绳嘉手纳基地后,即开始密集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美军在7月17日、18日连续两天罕见地派出1架编号为77-的E-3B预警机与E-8C战场监视与指挥飞机搭配飞往台湾西南空域对中国华南地区、闽南地区开展预警侦察行动。8月26日,美空军编号为62-的RC-S弹道导弹侦察机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前往西沙群岛附近空域对中国的导弹试射活动实施侦察。

7月17日,美空军1架E-3B预警机前往南海活动

(三)加强在南海部署或演练新型侦察平台及设备

年上半年美海军在冲绳嘉手纳基地部署了2架装备APS-高级空中感应器的P-8A反潜巡逻机,7月后另外2架装备APS-高级空中感应器的P-8A反潜巡逻机替换了此前两架执行部署任务。装备了APS-高级空中感应器的P-8A反潜巡逻机在南海地区的侦察空域主要包括中国华南沿海、海南岛以及南沙群岛等敏感区域,重点对中国濒海地区重要军事目标实施监控。例如5月15日,编号为的P-8A反潜巡逻机就沿着中国海南岛海岸线开展侦察,并在三亚外海盘旋飞行。三亚军港是中国重要的潜艇基地,美军加载特殊设备的侦察机在此侦察,其意图不言而喻。年1月份,美海军第19无人巡逻中队2架MQ-4C“人鱼海神”高空无人侦察机从美本土部署至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6]至少从4月份开始这款侦察机就进入南海开展侦察行动,11月份起密度越来越大,2-3天就有一个架次在南海活动。而且,每次MQ-4C“人鱼海神”高空无人侦察机进入南海后均有P-8A反潜巡逻机出现,这表明美海军正在南海地区演练MQ-4C无人侦察机与P-8A反潜巡逻机的协同侦察训练。

11月20日,美海军MQ-4C无人侦察机位南海的侦察轨迹

(四)伪装侦察肆无忌惮,多国民航号码被冒用

年,“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通过空中广播自动监视系统(ADS-B)信号,多次发现美军侦察机通过更改ICAO(国际民航组织)注册的航空器识别码,伪装成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客机对中国实施抵近侦察。如,9月8日上午,美空军编号为62-的RC-W侦察机(HEX:AE01CE)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进入巴士海峡后将其S模式码改为,对外显示为1架马来西亚籍客机。9月22日,美空军1架RC-S导弹监视机(AE01D6)从冲绳嘉手纳起飞后信号消失,进入黄海后改用菲律宾客机识别码(75C75C)持续作业至晚上20时许,对黄海进行密集侦察,任务结束改回真实识别码,推测是在监视解放军在黄海的军事演习。此类事件不胜枚举,根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介绍,截止9月中旬,美军侦察机年在中国沿海地区冒用他国民航代码就达余次,这也是美军在全球进行抵近侦察的惯用伎俩。即便美军可能认为并无明文的国际法能约束此类行为,但这无疑是很不道德的。而且,美军的这种行为严重扰乱有关空域的航空秩序和飞行安全,威胁中国和地区国家安全,性质十分恶劣,会给真正的民航客机和被冒用国的飞机带来重大危险。

年9月22日,美空军1架RC-S导弹监视机(AE01D6)冒用菲律宾客机识别码(75C75C)在黄海侦察

(五)私人防务公司侦察机成为南海侦察“新秀”

年3月31日,美国特纳克斯航空航天公司(TenaxAerospaceLCC)1架编号为N的庞巴迪CL-海上监视飞机部署至冲绳嘉手纳基地,并于7月16日首次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年内累计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33架次。7月29日,美国拉塞航空公司1架编号为NCR的CL-侦察机部署至冲绳嘉手纳基地,并于8月20日首次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年内累计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4架次。8月18日,美国麦塔特种航空公司1架编号为NCA的“空中国王”比奇低空侦察机部署至菲律宾马尼拉机场,主要负责菲律宾棉兰老岛地区的反恐行动。

美特纳克斯航空公司CL-侦察机位中国近海侦察情况,年4月-12月

美国私人防务公司的侦察机进入南海地区开展侦察行动,一方面可以与美军侦察机形成优势互补,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美国近年来强调的所谓“灰色地带”竞争。[7]通常特纳克斯航空航天公司的庞巴迪CL-海上监视飞机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时都会利用菲律宾克拉克基地作为中转进行加油后继续前往南海侦察,其侦察的区域主要涵盖台湾海峡南口、中国华南沿海、海南岛及西沙群岛等地区。在美国私人防务公司侦察机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期间,均有美军的P-8A、P-3C、EP-3E等侦察机出现在南海地区,因此双方很可能会采取一定形式的互动协同。

三、以“航行自由”为名,继续通过“闯岛闯礁”和过航台湾海峡实施对华极限施压

年全年,美军持续打着“航行及飞越自由”的名义在南海地区开展高强度的“闯岛闯礁”及舰机穿越台湾海峡行动,无论是从频次还是强度上上来说都是近年之最。其中,美军在南海“闯岛闯礁”9次,包括西沙群岛5次,南沙群岛4次。MC-J特种作战飞机飞越台湾海峡2次,C-40A运输机飞越台岛上空1次,水面作战舰船穿越台湾海峡13次。

(一)“闯岛闯礁”行动强度大幅提升且日益常态化

据公开资料统计,年美海军在南海地区开展了5次“闯岛闯礁”行动,年则是8次,年提升到了9次。9次“闯岛闯礁”行动均集中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从行动开展情况来看主要由第7舰队的作战舰船来执行,第3舰队临时派驻的舰船为辅,并且绝大多数行动都集中在月底开展并有意配合美方的相关政治行动。7月14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一份关于南海地区的声明,该声明基本上否定了中国在南海中南部的主要海洋权益声索,[8]当天美海军导弹驱逐舰“约翰森”号(USSRalphJohnson,DDG-)即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开展了一次所谓“航行自由行动”。其中,在西沙群岛的行动频次甚至超过了在南沙区域,高达5次,显示美军对西沙海域越来越强的兴趣,值得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haia.com/hhgj/9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