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以下简称“资源库项目”)建安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完成。
“资源库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原所长唐启升最早提出,项目从概念形成到落成竣工历时20余年。项目建设以收集保存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我国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为主线,以海洋渔业经济生物种类、珍稀与濒危物种以及重要海洋微生物资源保藏为目标,针对我国不同海域的区域特点以及海洋渔业生物资源保护现状,构建基因、细胞、组织、活体、群体等保存库体系,创建起海洋渔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
“资源库项目”工程经理祝令民介绍,项目自年开工建设到年完成收尾,历时30个月。项目占地面积10亩,总建筑面积.84平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购置各类科研设备46台(套),总投资为1.62亿元,主要建设有海洋渔业生物基因资源库、细胞资源库、微生物资源库、活体资源库、群体资源库以及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处理中心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心,即“五库二中心”。黄海水产研究所资源库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王俊介绍,基因资源库主要建立海洋渔业生物DNA、RNA的分离、纯化、鉴定以及保存技术体系,收集和保存基因资源;细胞资源库建立渔业动物细胞系、胚胎干细胞系培养以及移植、克隆技术和藻类种质分离、纯化、鉴定以及保存技术,收集和保藏细胞资源;微生物资源库,将收集、鉴定和保藏我国沿海经济生物相关的有益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和环境微生物以及菌种鉴定、保藏技术研发与应用;活体资源库,主要为重要渔业生物原良种核心群的活体备份以及为渔业生物优良性状的解析和育种提供活体材料;群体资源库,收集和保藏捕捞、养殖﹑珍稀濒危生物以及鱼卵仔、稚鱼、经济藻类等资源以及开展长期保藏技术研发。目前,已有部分藻类种质资源及种质保存设备入库。王俊介绍,“资源库项目”各类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正在进行中,计划年底前完成。根据条件的逐步完善,其他种质资源也会陆续实施入库工作。资源库承担着“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项目”和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海洋渔业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项目”,已经开始了黄、渤海区域的水产种质资源和渔业生物资源的收集和保藏工作。下一步,将继续收集、鉴定和保藏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海洋渔业生物资源长期保藏技术以及开发、利用等工作。—END—信息来源:青报全媒体记者李勋祥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大家都在看?重磅!中央支持深圳先行先试!探索按照海域的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分别设立使用权……
?海洋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主要聚焦在?
《个科学难题(海洋卷)》
海?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
洋?《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院等编著
书?《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著
屋?《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院等编著
?《自主水下机器人》封锡盛院士等主编、徐会希高工等著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海洋和海岸环境塑料污染与治理》骆永明等编著
?《恢复生态学》:湿地生态系统的功益及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地球系统与演变》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一些围填海项目被通报要求整改,事过两年毫无进展:三亚新机场、海口如意岛、葫芦岛和南海明珠……
推?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发布: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生态学……
荐?未经审批擅自填海!罚款万!三亚新机场临空国际旅游商贸区填海工程被责令停工并恢复原状
热?自然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