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黄海大战日舰西京丸赤城撤出战

由于爱好历史,对甲午战争也有很厚兴趣,最近从网上看到一个说法,即日本联合舰队“西京丸”“赤城”两艘军舰,在黄海大战中虽受伤未沉没,但撤出战斗不久因舰体受伤过重而沉没。这样的说法,多年前我从一本描写世界海战史的书中也看到过,但书中的说法没有依据支撑。今天又看到这个说法后,再次查阅了一些详细资料,看到的仍是“中方五舰沉没,日舰一艘未沉”。因此,所谓“西京丸”“赤城”号撤出战斗后也沉没了,并不是真实的。据记载,黄海海战时,日本联合舰队分成两个分队,即第一游击队、联合舰队本队。其中第一游击队由“吉野”“高千穗”“秋津州”“浪速”4舰组成,“吉野”为旗舰。联合舰队本队由“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比睿”“扶桑”“西京丸”和“赤城”8舰组成,“松岛”为联合舰队旗舰。“西京丸”号现在我们就说说“西京丸”“赤城”的经历吧。“西京丸”号属于西京丸型客货两用蒸汽轮船,为日本邮船公司向英国购买,年下水,同年6月完工,同型船共两艘,即“西京丸”、“神户丸”。“西京丸”号全长99.1米,型宽12.8米,8.9米,空载吃水4.9米,满载吃水6.2米,排水量吨。动力为燃煤锅炉和蒸汽机,匹马力,航速12节。这条船的个头在当时不算小。“西京丸”号上的日军水兵操作机关炮投入运营后,“西京丸”号作为商船航行在横滨经停神户、长崎到上海航线。甲午战争时被日本海军征用,并加装了多门舰炮,计有毫米口径速射炮1门,副炮47毫米机关炮2门,57毫米机关炮1门等舰炮,改装成代用巡洋舰。首任舰长为鹿野勇之进海军少佐。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日本军令部长桦山资纪曾乘坐此舰,随联合舰队参战。桦山资纪黄海大战时,“西京丸”号编入日本联合舰队本队右侧的非战斗编队,由“赤城”号护航。战斗中,“西京丸”号遭到北洋舰队“定远”“镇远”“平远”“广甲”“广丙”等舰围攻,被击中12发炮弹,其中包括毫米炮弹4发,毫米炮弹1发,毫米炮弹2发,毫米炮弹3发,但因炮弹质量问题,始终未能将“西京丸”号击沉。当天下午,也就是“西京丸”号即将撤出战斗时,又遭到北洋舰队“平远”“广丙”和“福龙”号鱼雷艇的集火攻打。激战中,“西京丸”号试图用临时加装的冲角去撞击鱼雷艇“福龙”号,但被“福龙”号避开。“福龙”号乘机高速逼近“西京丸”号,连发两枚鱼雷,但均未命中。“福龙”号右转后,抵近到“西京丸”号左舷仅40米处,发射了第3枚鱼雷。但这枚鱼雷竟从“西京丸”号舰体下通过,从右舷逸出,未触发。“西京丸”号见此情景慌忙退出战场,侥幸逃脱。黄海大战中,“西京丸”号伤11人,其中2人受重伤。年3月15日,“西京丸”号又被编入日本南进舰队,参加了侵占我国台湾岛的战争。年底,“西京丸”号恢复商船身份,重新在横滨至上海航线从事客货运输。“福龙”号鱼雷艇日俄战争爆发后,“西京丸”医院船。战争结束,“西京丸”号恢复商船身份后,主要航行神户至台湾航线。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次年3月,日本海军再次征用“西京丸”号,在大阪至青岛航线运输战俘、邮件和驻军所需军需物资。年7月21日上午11时,“西京丸”号在胶州湾因雾偏航触礁,但因抢险及时未沉。年。“西京丸”号因船体老化,在大阪尻无川被拆解。“赤城”号由日本小野滨海军造船厂建造,开工于年6月,年8月竣工。该舰舰长46.94米,宽度8.23米,排水量吨,吃水2.95米。动力为燃煤锅炉和蒸汽机,马力,速度10节,储煤75吨。武装为毫米炮4门、47毫米炮4门、30毫米5联装机炮2门“赤城”号“赤城”号在黄海大海战中,被北洋舰队击中31弹,死11人伤17人。舰长坂元八郎太被击毙。“赤城”号上甲板跑位年,日俄战争中,该舰被编入第一舰队第七战队,被列为二等炮舰。年5月18日,“赤城”号在攻打旅顺的战斗中,因浓雾与本国炮舰“大岛”号相撞,“大岛”号被撞沉。年1月12日,该舰被编入第三舰队。年4月1日除籍。年12月21日退役。年3月22日被出售给川崎汽船公司,改装为商船,称“赤城丸”。年被尼崎汽船公司购入,航行于濑户内海。年9月17日在佐柳岛遇台风沉没。年初被打捞起来,1月又在濑户内海触雷沉没,年再次打捞起来,最后于年在大阪解体。(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haia.com/hhgj/14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