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造车新势力不要倒在黎明前夕正经社

警示造车新势力:不要倒在黎明前夕作者:正经哥电动汽车大战前夕,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一派厉兵秣马旌旗招展的景象。3月22日,小鹏汽车宣称自己夺得了造车新势力的头彩:第一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但是这个头彩,貌似应该戴在威马汽车身上:在此之前,早已通过收购黄海汽车和中顺汽车,解决了造车资质问题。而动作频频的蔚来汽车等其他造车新势力,仍然在为这张“准生证”而惆怅莫名。蔚来汽车选择的捷径——找江淮汽车“代工”的模式,一直饱受质疑。在自己花费巨资组织的绝对主场上,李斌甚至被媒体问得说出了“再问我就哭了”这样的话语。之后,坊间更是流出了二者分手的传言。一方面,以江淮汽车的品牌形象,能否撑起蔚来汽车宣称的高品质高性能的高端汽车形象,颇为让人生疑。另一方面,以江淮汽车的地方国企惯性,双方的合作模式能走多远,也有待观察。同为新势力的车和家,面临着更加具有确定性的窘境:定位于城市中短途的最高时速不超过45km/h的小型低速电动车,无法办理汽车牌照,在三线及以上城市很难销售,用于共享出行在部分城市则存在牌照问题。在一些四五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不超过4万的价格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这一点上,沈晖这样的由传统车企高管转型而带来的经验与执行力,确实不容忽视。3月28日,“威马速度”再次展现。历经16个月鏖战之后,位于浙江温州瓯江口的威马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生产线正式全面贯通,开启试生产。这家产业园,号称是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动驾驶试验四大功能于一身的工业4.0数字化工厂,包含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塑料件等六大工艺车间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还应用了领先的AR质检技术。当天,首台威马EX5试装车也正式下线。一期产能10万辆,规划产能20万辆。与牌照同等重要的,是资本。感叹“知道造车很烧钱,但是没想到会这么烧钱”的李斌,被传已经开启赴美IPO的征程。在此之前,威马汽车宣称已获得累计超过亿元的融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也完成了数轮巨额融资。横亘前途的障碍还有很多。量产就是重大考验。以特斯拉的Model3为例。截止年7月底,预定数已经超过50万辆,但是其生产目标计划却被迫一再推迟。让一再等待的消费者渐渐变得焦躁莫名。威马创始人沈晖据此表达的观点是,从小规模到大规模,将对供应链、工程制造和流程等环节的管理能力形成极大的挑战。对于这个问题,特斯拉和一些互联网造车新秀都没有认识到其中的难度或者说重视不够。以“包饺子”为例,“包5个饺子,包20个饺子,没有问题。但如果一天包个饺子,就算是用模子来做,也会不一样,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做车也一样。比如做辆车,很多供应商手工帮你做,自己反正也一批人围着,有些小问题搞一搞就能解决。但是量一旦上去了就做不到了。一下子订单上去不就乱了吗?供应商一堆问题,内部一堆问题。交到用户那边还有服务需求,线下店也顶不住的,特斯拉一下子来40万订单,线下店一定顶不住的。车出去之后,还有保养的需求。对于很多供应商,生产辆没有问题,有一群人做;0辆可能出现小毛病了,勉勉强强还可以;到00辆就不行了,没有一个体系在保证质量。内部工厂一样道理,几辆车出来,工人可以去全检;但是哗哗哗一下子下来辆,如果有质量问题,就没办法解决了。做过量产车的人都知道,从小批量到大批量,往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最大的障碍,还在于电池。时至今日,电池技术并没有到达完全成熟的地步。用正经社首席研究员曹圣明的话说就是,目前而言,电池以及充电技术离理想状态的终端确实都存在不小的距离: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安全性以及生产和使用成本等关键指标的紧密关联中,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被动状态还没有得到有效突破。不过,反观汽车电池走过的道路,参照手机电池及其充电宝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动汽车面对的这些问题,最终都将不是问题。更宽泛的视角而言,不用说一切皆有可能,只需要再联想一下,在人们只有马匹可骑的年代,你向他描述汽车、飞机乃至宇宙飞船时代的到来,你说他是信还是不信?至于业界和消费端一直苦苦纠结的续航里程问题,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也有着颇为务实的看法。“科技的伟大不是超级而是普及。”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认为,很多人担心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问题,现实中并不会发生。因为除了出租车,很少会有人一天行驶km以上的路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谢飞也认为,除了自驾游和跑业务,多数私家车每天的行驶里程也就几十公里。正经社首席研究员曹圣明认为,跟iPhone面世后、人们对手机的待机时间可以容忍到一天需要充几次电类似,当电动汽车的综合性能远远超过传统汽车并高度智能化后,它的续航里程在消费者使用体验中的重要性也会相应下降。当然,这并不是说,厂商可以以此为由把续航里程问题弃之不顾。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等造车新势力就把提升续航里程的电池包看得十分重要。针对电池到了北方冬季续航能力不强等状况,威马汽车在设计电池包的时候,采用了一项自主研发的全天候电池专利技术,使电池包具备了一定的抗寒冷能力。然而,电池技术要到达完全成熟的地步,毕竟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需要跨越。在此期间,以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挟着资本与技术优势的强势介入为标志,刺刀见红将来自四面八方。有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目前进入主场的10多家造车新势力,最终能够活下来的,不会超过三家。那么,一番厮杀鏖战之后,谁才是能够最终成就一方霸业的强势诸侯?早在年前后,美国的造车新势力就经历了一波较大的倒闭潮。第一辆电动汽车Roadster的量产过程,也让特斯拉多次徘徊在生死边缘。对于中国众多追求梦想的造车新势力而言,如何苦练内功锻造精品,并且保证不倒在黎明前夕,至为关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haia.com/hhgj/14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