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战线,看得见的成效我省黄海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战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各片区、各小组热情高涨、团结协作、顺利推进。战场背后,还有一支“隐形”的队伍,他们是后勤保障和技术指导人员。尤其是厅海洋处和规划院组成的省级技术指导组,从7月初黄海排查工作启动部署后,一项项任务倒排工期,一个个节点压茬推进,一道道难题攻克解决。8月中旬,指导各市完成无人机航拍;8月下旬,购买第三方服务,完成卫星遥感监测;9月中下旬,完成现场排查APP设计方案;9月底,完成卫星遥感解译,合成了无人机航测dom图像;10月上旬,生成现场排查手机APP系统,完成解译结果叠加录入;10月中旬,手机APP系统投入使用,完成各项培训材料准备和视频录制,完成现场排查的所有准备工作。10月28日现场排查开始后,技术组又投入了技术指导、现场答疑、质量审核的紧张工作中。这一百多天里,大家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但为了保障好排查工作,没有人喊苦喊累,仍是精神抖擞、全力以赴。既要新手段,不忘老办法黄海地区入海排污口排查工作采用以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测识别疑似点位为基础,手机APP为排查工具,现场徒步排查核实为手段,努力做到全面、精准、高效,力争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目的。这次排查是我省生态环境系统首次大规模采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测等先进手段,服务于环境管理工作。“有了信息化,不能忘了老办法”,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解译的疑似点位到底是不是入海排污口呢?那就必须到现场去,实地踏勘,走访群众,掌握真实状况、一手资料。秒回答疑现场排查期间,省技术指导组时刻严阵以待,秒回技术难题,通宵达旦进行质控。大家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回复信息上千条,手机充电宝带一个都不够用,车上、路上,白天、晚上,甚至吃饭的时候,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研究工作、答疑问题。即便每天只睡4、5个小时,技术指导组的每一个成员仍然热情高涨,大家因自己能为改善黄海环境质量贡献一份力量倍感自豪!严格质量控制“各位城市组长、片区长,根据对今天排查的质控结果,通报存在的问题,并对共性问题提出质控要求,……。”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