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年九上历史第一次月考单选题1
-年九上历史第一次月考主观题2
九上历史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测试题1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检测1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中考真题专练
部编版:八上历史重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微课、解读、同步测试(1-26)
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微课、教材解读、同步测试
七八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名校直通车:历史78上9下(微课+思维导图+真题)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集全)(视频版)
大国崛起(1-12集)
纪录片《世界历史》1-35集
中考历史考点精华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问答式复习提纲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问答式复习提纲
中考:初中历史小短文范例50篇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化起步始于年,先仅仅从技术方面学习西方,然后从政治上进行改革,最后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从技术层面学习西方指的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喊:“变亦变,不变亦变。”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3.下面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一部分人的天真想法。下列人物中具有这种想法的是①奕诉②张之洞③李鸿章④左宗棠⑤曾国藩⑥洪秀全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4.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这一结论说明的是A.《南京条约》的影响B.《辛丑条约》的影响C.《瑷珲条约》的影响D.《马关条约》的影响5.中国“三军败绩”,在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把这些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最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的不抵抗B.日本的强大C.中国人民的未觉醒D.清政府的腐朽6.年12月20日,美国纽约的《世界报》用了两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一篇爆炸性的新闻报道,标题是《旅顺大屠杀》。新闻报道的“旅顺大屠杀”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7.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从上述材料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B.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C.主张实行民主共和D.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8.“百日维新成果”、“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改称北京大学”这些信息点共同指向A.清华大学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9.“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年是A.B.C.D..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A.民族独立和富强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扶清灭洋D.建立社会主义二、组合列举(每空2分,共8分)11.“什么是傻什么是精什么是理什么是情,留下多少好故事讲给后人听…..天地之间有秆称,那称铊是老百姓”历史人物在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老百姓心中自有得失评价。下列人物虽然在当时选择了看似英明的选择却受到后世的唾弃(1)在平壤战役中统帅弃城逃跑导致平壤陷落。(2)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下令缴杀义和团,并无耻的请求八国联军“助缴”,导致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下列人物虽然在当时选择了看似很傻的选择却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3)在黄海大战中管带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敌舰,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余名将士壮烈殉国。(4)年,为了中国的变法前程,选择用献血与生命唤醒了一部分先进中国人的清醒认识而在戊戌政变中被杀害的人被后世称为“”三、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19世纪80年代,中国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西洋三支海军。错误:________正确:_________()(2)对中国产生极为恶劣影响的甲午中日战争是在朝鲜开始的。错误:________正确:_________()(3)黄海大战后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错误:________正确:________()(4)为了获得在华更大利益,日本向英、俄、德、意等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错误:________正确:_________()(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的“公车上书”上达至光绪帝,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错误:________正确:________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16分)13.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4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2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五、活动与探究(16分)14.苦难中国,风雨晚清,血泪湿山河。一座昔日充满着辉煌精奇房舍的北京城,变成一片罗列着萧条残雾的荒野。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民谣(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2分)材料二:照片《火烧北京城》再现了经历了第二次列强的洗劫,无声的哭诉着这悲惨的世界(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北京二十世纪初被列强占领的史实。为什么这些侵略者能在中国犯下如此罪行?(4分)材料三: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3)“八国联军侵满清”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赔巨款,派驻兵”中“巨款”是多少?“驻兵”在哪里?(6)(4)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影响最坏的是哪一条内容?(2分)(5)从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到年新中国成立的多年间,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2分)参考答案:1.BBBDD6.CCCCA11.(1)叶志超(2)慈禧(太后)(3)邓世昌(4)戊戌六君子12.(1)×错误:西洋改正:福建(2)√(3)×错误:黄海(大战)改正:威海卫(之战)(4)×错误:日本改正:美国(5)×错误:上达改正:未能(虽然未能也可以)13.(1)自强;(或维护清朝统治);学习西方军事技术。(4分)(2)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4分)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朝的财政紧张状况。(2分)(3)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4)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分)14.(1)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疯狂瓜分中国,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2分)(2)史实: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2分)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侵略者的贪婪残暴等。(2分)(3)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2分)4.5亿两白银。(2分)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及北京东交民巷等。(2分)(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2分)(5)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2分)中考历史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