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战的过程
海战的过程
中日双方舰队互相对驶,越来越接近,都想力争主动,先占一著。日本联合舰队先以每小时八海里的速度航进,到十二点半钟又增至十海里,以整齐的单纵阵,向北洋舰队的中坚突进。北洋舰队仍以每小时七海里的航速,一面将阵式向扁“人”字形展开,一面向敌舰冲击。
据日舰用望远镜观测:“定远舰上一片寂静。一名军官登上前樯桅楼,用六分仪测量距离,不停地挥动手中的小旗,报告所测之距离。炮手则不断降低照尺。
当时敌我相距大约四哩,距离速度减至六千公尺、五千八百公尺……五千六百公尺、五千五百公尺,此刻只有五千四百公尺了。……突然如迅雷轰鸣,白烟蔽海,一炮飞来落于我先锋舰吉野舷侧。此为定远右侧露炮塔放出之黄海海战第一炮”。其时恰在中午十二点五十分,双方舰队相距为五千三百公尺。这场海上鏖战的帷幕正式拉开了。
为什么定远要先放第一炮呢?
这一炮是定远管带刘步蟾指挥放的,于是有人认为这是刘步蟾遇敌惊惶失措的表现。这纯系无稽之谈。其实敌舰驶至相距五千公尺左右时,已进入北洋舰队各舰的有效射程之内。定远以舰大炮巨,首先射出第一炮,是为了先发制人。北洋舰队十艘战舰中,除广甲外,其余九艘的舰首大炮口径均在二十公分以上,射程“可及十八里,若打十里内极准”。《中倭战守始末记》载北洋舰队弁兵的谈话亦指出:“约相距十里左右,炮弹力量既足,且命中无虚发者。”十里者,五千公尺也。
定远迎战敌舰进至相距五千公尺左右时才开炮,正说明刘步蟾是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据日本高千穗舰某尉官的《战时日记》记载:“定远舰之炮座吐出一团白云,轰然一声巨响,其三十公分半巨弹从烟雾中打来,由游击队头上偏高飞过,在左舷落入海中,海水激起数丈白浪。”
很明显,由于定远瞄准取角偏高,弹着点稍远,致落在吉野舷左一百公尺处,并非够不着目标的缘故。定远放第一炮,也是发动进攻的信号。继定远之后,“彼我相距五千二百公尺”时,镇远又射出第二发炮弹。时间仅仅相隔十秒钟。接着,北洋舰队各主要炮座一齐发炮。十二点五十五分,日舰第一游击队的头船吉野驶至距北洋舰队约三千公尺处,也开始发炮。于是:“两军大小各炮,连环轰发,不少间断。”
在这次海战中,北洋舰队参战的军舰为十艘,日本联合舰队参战的军舰为十二艘,力量的对比为十比十二。北洋舰队参战的总吨位为三万一千三百六十六吨,日本联合舰队为三万八千四百零一吨,相差七千零三十五吨;北洋舰队的平均航速为每小时十五点五海里,日本联合舰队为每小时十八点一海里,每小时差二点六海里。特别在发射速度方面,日本联合舰队更占极大的优势。日本联合舰队拥有速射炮一百一十五门,而北洋舰队却一门速射炮也没有。本来,丰岛海战之前,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经远、来远、济远五舰拟共购速射炮十八门,需银约五十万两,终因“饷项支绌,巨款难筹”而搁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每分钟十发炮弹。
而日本方面统计:“我速射炮多,六英寸以下口径炮,彼射一发则我射四发。”这样,北洋舰队的平均发射速度仅为每分钟二发。有人认为当时双方力量不相上下,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对此,裴利曼特的评论还是客观的,他说:“从双方舰队的质量上观之,在吨位、兵员、速射炮及速力等方面,伊东中将率领之日本舰队占优势。”所以,这次海战对北洋舰队的广大官兵来说,确实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定远打响第一炮后,北洋舰队即以“人”字阵猛冲直前,定远恰在楔状阵形的尖端,镇远则在定远之右而略偏后,全梯队像锐利的锋刃插向敌舰群。开战之际,两翼诸舰也赶了上来。这样,整个舰队又成为类似半月形扁“人”字阵。日本第一游击队先是直攻北洋舰队的中坚,可是看到北洋舰队来势凶猛,特别是“畏定、镇二船甚于虎豹。”故远在五千公尺以外便急转弯向左,以避定远、镇远的重弹,并以两倍于北洋舰队的速力(每小时十四海里)横越二舰之前。于是,日本先锋舰的右舷便暴露在北洋舰队的正前方。十二点五十三分,吉野与北洋舰队相隔约四千公尺时,一颗炮弹飞来“击中吉野,穿透铁板在甲板上爆炸。”吉野为了摆脱不利的处境,便直扑北洋舰队右翼的弱舰。
十二点五十五分,吉野与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距三千公尺时,开始炮击。超勇、扬威奋勇抵抗。据日方记载:“继吉野之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亦还炮,进而向敌右翼冲击。顿时炮烟锁住海面,弹落如雨。秋津洲之永田大尉此时中敌弹而死。”但是日本第一游击队四舰仍然咬住超勇、扬威不放。先向右转,继又向左作回旋运动,继续集中火力猛攻不已。超勇、扬威本是木质的包铁旧式兵船,乃北洋舰队十舰中最弱之舰,舰龄已在十三年以上,速力迟缓,火力与防御能力皆差,虽然竭力还击,终究敌不过号称“帝国精锐”的日本第一游击队四舰。超勇、扬威二舰中弹甚多,“共罹火灾,焰焰黑烟将全舰遮蔽。”
不久,超勇右舷倾斜,难以行驶,终于被烈火焚没。扬威起火后,又复搁浅,失去了战斗力。
在日本第一游击队开始进攻超勇、扬威二舰的同时,即十二时五十五分,日本旗舰松岛恰好到达定远的正前方。双方展开猛烈的炮击。“战阵甫合,炸弹遽来,正中定远之桅,桅顶铁隙楼中,有七人焉,弹力猛炸,与桅同堕海底。”松岛也成为北洋舰队炮火集中打击的目标。“群炮萃于松岛,亦击断其号旗之杆。”并同时命中其三十二公分炮塔。开战之初,丁汝昌正在飞桥上督战,由于船身中炮而“猛簸”,“抛堕舱面”。丁汝昌受伤后,刘步蟾“代为督战”,“表现尤为出力”。此时,以松岛为首的日舰本队因畏惧定远、镇远的强大炮火,急转舵向左,到达定远的右方。
于是,北洋舰队向右旋转约四度,各舰皆以舰首指向日舰本队。日舰本队后继之比睿、扶桑、西京丸、赤城诸舰因速力迟缓,远远落后于前方各舰,遂被北洋舰队“人”字阵之尖所切断。
这样一来,日舰本队便被拦腰截为两段,形势大为不利。
北洋舰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敌发动猛攻。“定远猛发右炮攻倭大队,各船又发左炮攻倭尾队三船”。一点零四分,定远发炮击中松岛一炮座附近,击毙其炮手多名。一点十分,比睿见处境危殆,慌不择路,冒险向右急转舵,从定远和靖远之间闯进中国舰群,企图取捷径与本队会合。
但是,它的目的未能顺利达到,反而遭到北洋舰队猛烈轰击。结果“被定远放出之三十公分半之巨弹击中,下甲板后部全部毁坏,三宅大军医、村越少军医、石琢大主计以下十九人被击得粉碎而死。”“顷刻之间,该舰后部舱面,已起火灾,喷出浓烟,甚高甚烈。”
赤城本是一艘六百来吨的小炮舰,只有四门炮,航速约每小时十海里,开战之前移于日舰本队左侧西京丸之后,“因速力迟缓,不能继行,终成为孤军。”据日方记载:“敌舰集中火力攻击赤城,相距八百米,赤城中弹甚多。”“一点二十五分,敌舰的大炮飞来,命中赤城的樯头,舰长海军少佐坂元八郎太及以下第一速射炮员两名,因此捐躯……敌弹又打中我前部下甲板,火药库防火队员、唧筒炮员、捕索员等死伤甚多,蒸气管亦破裂。”“舰上将校几乎全部被击毙。”
正在此时,西京丸上的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见比睿、赤城处境危殆,揭出要求援救的信号,日舰第一游击队急忙回航来救,比睿、赤城二舰“才得免于难,逃出战列。”
海战的第一个回合,从十二点五十分到下午一点半,历时四十分钟。定远先发制人,打响第一炮,双方展开炮战,虽然北洋舰队之超勇、扬威二舰中弹起火,但终于冲断敌阵,重创比睿、赤城两艘敌舰,使其丧失战斗力而逃出战列。因此,在此回合中,北洋舰队是占上风的,而日本联合舰队则处于失利的地位。
来源:《北洋舰队》
作者:戚其章
相关链接
黄海海战(一)一场日本精心谋划的侵华战争
黄海海战(二)一场日本精心谋划的侵华战争
网上购票刘公岛客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