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传闻有这样一位海报设计师,
要找他设计海报,需提前预约1个月,1遍过,万起......
黄海,海报设计师,年出生于福建,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曾就职于奥美公司,师从台湾广告文案大师刘继武,年创办竹也文化工作室。
他的名字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他的海报作品却被转载无数次。
《黄金时代》海报一共有五个国际版本,花费了黄海半年多时间,向来对细节严苛的导演许鞍华看后,仅以“好”字蔽之,便无一处修改。
白纸浓墨,
汤唯顽强伫立纸上,
小人物置身大时代的洪流之中,
女作家萧红的故事历历在目,
似乎预示了一生的飘零。
最贴合萧红的一生,
以笔为刀,以墨诛心,
有一种人生在她笔下穿透纸背的感觉。
一笔一人,寒梅傲立,
看来简单到近乎萧条的废铁般的人生,
灵魂却丰裕如黄金万贯,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文人,
在炮火和磨难中拼出的一抹金色......
糅合当地的文化特色,
女人的萧索,
文人的倔强,
两种极致的矛盾放在一起,
变成了浪漫的组合。
天地水墨之间的两个嬉戏的小人,
首次在海报上呈现,
两个主人的爱情。
以“悲伤”为侧影,
简洁而深入人心。
即使身世如浮在水面的羽毛,
也可以心中有天地,
“一切都是自由的”。
年,积攒5年经验的黄海从奥美辞职,到远山文化做美术总监。
这是中国第一家把“电影海报设计”作为专业来操作的广告公司。
他接到第一个电影海报项目,是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这也是他电影海报处女作,几百份设计脱颖而出,被姜文一眼相中,红底海报在戛纳电影节亮相后,一鸣惊人。
他后续又为《太阳照常升起》设计另外几款海报,惊艳众人,扬名国际。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
有功夫,也有情义,
所以黄海把两样东西都画进去,
拱门之内,
功夫与情义相缠。
可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冯德伦的《太极》,
该片主要表现工业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虽然电影本身内容中颇具遗憾,
但是黄海用海报帮他弥补这样的遗憾。
狼叔休·杰克曼主演的电影《超能查派》,
请他设计大陆版海报,
画面成一张X光透视图效果,
机器人唯一有温度的部分是大脑。
画面简约但寓意干净利落,
此海报一出就PK掉了美版。
曾经争议不断的是赵薇主演的《花木兰》,
有人说这张海报“不要脸”,
有人赞叹令人无限想象,
我们看到这张海报,
简单到让人忍不住去臆测,
没有刀光剑影,
没有沙场折戟,
只有一具头盔,
扣上一抹红唇,
两个元素放在一起,
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被放大无限倍。
《让子弹飞》国际版,
简单到只剩下意念,
一片羽毛,
托起一颗子弹。
没有我们看惯的明星大头照,
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大场面,
更多的是想象与一丝回味。
中国式写意山水《道士下山》,
很多人评论“海报比电影精彩”。
独具东方美学,
令人眼前一亮。
中国风的《捉妖记》国际版海报,
可爱的胡巴不见,
仅仅放出一只妖怪的眼睛,
人与妖大小对比立显,
“东方奇幻”的玄妙立竿见影,
在国外狠狠的火了一把。
脑洞大开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中国版海报,
他把中国四大名著和哆啦A梦糅合到一起,
萌翻了一大片观众。
黄海的作品中有一个内核从来没有变过:中国风,东方美学。
国漫《大鱼海棠》在社交网络上刷了屏,电影上映前,只凭借海报在豆瓣获得不俗评价。
《我的故宫修文物》一部纪录片,获得口碑与票房双赢,
这一组让人惊叹“国之匠心”海报,看似简单却大有乾坤,
每一幅图的裂缝处,都有一个小小的修复师正在潜心工作。
明代“边景昭竹鹤图轴”
明代“锡红水仙花纹图盘”
清晚期“掐丝珐琅万寿无疆中碗”
明代“自在观音像”
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三足樽”
清代“黑色绸绣菊花双蝶图竹柄团扇”
年,黄海创办了“竹也”。
他说:“公司取名竹也,竹是因为梅兰竹菊里我最喜好竹,竹的特质几乎包含了所有中国哲学思想,也就是之乎者也的也,本事个虚词,没有特别意思,但竹也谐音足也,寄寓知足者、足够也。”
在他的工作室墙上,贴着他各种为人熟知的作品:
《一代宗师》、《黄金时代》、《功夫》、《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黄飞鸿英雄有梦》、《念念》、《捉妖记》、《道士下山》、《中国合伙人》、《寒战》......
他的作品几乎占据了中国电影海报业的半壁江山,玩转东方美学,用设计传达心声。一幅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