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家是遮风避雨的港湾,是欢声笑语的殿堂,是酝酿爱与幸福的酒坊,是为你我指明前路的方向。
我叫党世清,今年56岁,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黄海子村。我爷爷名为党建业,出生于年,原住陕西榆林酸梨海子,是个读过书的人,那时候人们称他为秀才,在榆林城里给人家站过自豪。
爷爷党建业娶妻白氏
(就是现在的门市部),后来因酸梨海子连年遭灾,迫于生活的无奈,他带着妻子白氏和儿女们(三男一女,党凤山、党凤林、党凤岐、党凤连)背井离乡,来到了当时名为黑梁头的黄海子谋生。那时候社会还没有解放,这个地方产粮,有很多地主,他们初来居无定所,靠给当地的蒙古人安牛队或者地主种地为生。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固定人家雇佣,今年这家干明年那家干,累死累活的,但还是饥一顿饱一顿,日子很是辛苦,就这样不知过了几年。
党风岐燕玉兰
年爷爷又添一女(党凤兰),边干活边养活孩子,生活就过得更加艰辛了,当时我大爹(党凤山)已经成家娶妻卜氏和他们分开生活了,我二爹(党凤林)和我爸(党凤岐)分别给地主蒙古人家种地。时间长了也有了固定的地主家干活,不用再到处奔波找主顾了,再后来他们和地主家搞好了关系入了份子,每年和地主家分股子,慢慢地也得到了温饱,也都各自成了家,就这样一直到了解放。解放以后我爷爷就给鄂托克旗粮食局办事(具体哪年参加的工作我不清楚),据说那时候我爷爷的身体已经劳损成疾了,一直有咳嗽气喘的毛病,终于他老人家实在不能在这样坚持在工作岗位了,年准备回家治疗和修养了。那会儿正好等上我们这里的送粮驼队,他就起身跟着回家,但是没想到就在离家只有一站地的路上,他就病逝了。当时条件有限,拉骆驼的就把他寄埋在了路边,回来告诉家里人他的具体情况,家里人就去把他的遗体找了回来,当时也把他的消息汇报给了政府,政府给了三斗黄米,也算是给的我爷爷的埋葬费和安家费,就这样我爷爷他老人家的一生仅仅才52个春秋就走完了他的人生,那时候奶奶才50岁,虽经历了一些社会的变革,却也没过上什么舒坦的日子,但为家却奉献了一生,为孩子们挣得了温饱。后来为了照顾彼此的生活,奶奶带着8岁的小姑搬来和我们一起住了。那时社会处在大集体合作化时期,人们干活都是记工分的,多劳多得。我们家人口虽多,但孩子都太小了,劳动力有限,奶奶和爸妈为了孩子们的口粮,每天起早贪黑,努力干活,身心疲惫,却不敢有所懈怠。年,我小姑结婚了,家里的人口少了,负担却不曾减轻,父母们还是很辛苦的付出着,为了孩子们能够温饱。年深秋,队长宣传说土地可以包产到户了,人人都是喜笑颜开的,但是对于我们家来说,这个秋天是灰色的。那个年代机械匮乏,干活全凭人力扛,父亲从年轻时为了生活就过度劳作着,粮食紧张,每天也吃不饱饭,带病干活也是常有的事,久而久之生病了也没有什么营养可以养身体,慢慢的也落下了不少病根。就是在这个秋天,我们都盼望着能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父亲多年的气管炎突然恶化了,当时医疗条件也不好,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最终无甚效果去世了。父亲也是为了这个家奉献了一生,父亲53就让病魔夺走了他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上为自己的子孙挣得了一席之地。父亲的丧事办完后我们欠下了一些外债,当时奶奶已经年过古稀,我们多半还都没有成亲,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44岁母亲的肩上,她瘦弱的身躯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她又要伺候老人,又要照顾孩子,还要忙活地里,家里家外把我们照顾的很好。年冬天,我二哥结婚了,自从结婚以后我二哥就患了病,在之后的一年多,母亲带着二哥东奔西走的看病,也许是社会条件不好,医疗水平不发达,年四月份,我二哥还是走了,那时候他才25岁,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母亲的打击很大,但是为了我们这些弟弟妹妹们,母亲依然坚强的站了起来,操持着这个家。他怕老人和孩子们受罪受气没有改嫁,一直过着单身的生活。到了年腊月二十七,马上就要过新年了,82岁的奶奶却与世长辞了,腊月二十九我们简单地为奶奶办了葬礼,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全家人都带着悲伤和痛苦度过了这个难忘的年。第二年开春,我们在母亲的带领下开始了新一年的耕种和生活,就这样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着,我们也在慢慢的成长着。最终在母亲的细心照顾和教导下,我们兄弟姐妹们相继都长大成了家,过上了自己的生活。年我成了家,主要靠种地生活,另外养着二三十只羊贴补家用。年我儿子党业胜出生了,我们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
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好了。年,我家的水浇地也慢慢的扩展到了亩,羊也有六七十只了,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年冬天我儿子结婚了,年冬天我孙女党婧语出生了,我们家四世同堂,日子过得更加喜乐了,年春天我孙子党克林也出生了,家里每天都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年的正月,一生坚强伟大的母亲生病了,今年的疫情阻挡了去远处大医的治疗,只医院治疗,结果治疗无效,于三月二十六,我母亲去世了,享年85岁,她老人家一辈子也吃了不少苦,受了很多累,但她的一生是无悔的,她用一辈子向我们诠释了作为妻子的勤恳,作为母亲的坚韧和无私,她是一位真正的伟大母亲。生活还在继续,家人的互爱互助让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变得更美好,我们本着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坚韧不屈的意志向着明天更美好的生活努力着,希望我们人丁更兴旺,身体更健康,日子更红火!
我父辈在党氏里排在『治』字辈。我大姑党凤连嫁入王家,我小姑党凤兰嫁入鲁家。
我大爹党凤山(逝世)年迁居于乌海市海勃湾五一农场居住,和妻子卜氏育有五子一女。大儿子党世成(现居天津市),二儿子党世忠,三儿子党世有,四儿子党世发(都居乌海农场),五儿子党世贵(现居鄂托克前旗),女儿党世花(现居乌海农场)。
我二爹党凤林(逝世)和妻子王氏育有七子五女。大儿子党世龙(现居城川镇黄海子村),二儿子党世荣于年病逝,他儿子党业飞(现居城川镇黄海子村),三儿子党世宏(现居乌海农场),四儿子党世录(现居城川镇黄海子村),五儿子党世耀,六儿子党世虎(现居鄂托克前旗),七儿子党世斌(现居陕西榆林定边县白泥井镇),大女儿党世芳,二女儿党世俊,三女儿党世爱,四女儿党世润,五女儿党世秀,居住在城川镇的不同村。
我父亲党凤岐(逝世)和我母亲燕氏育有三子五女。大儿子党世亮(现居乌海市农场),二儿子党世明,于年去世,没有儿女,三儿子党世清(我,现居城川镇黄海子村),大女儿党世英,二女儿党世梅(现居鄂托克旗棋盘井),三女儿党世翠(现居珠和),四女儿党世莲(现居呼市),五女儿党世霞(现居乌海市)。……
作者党世清
黄海则村党家人,历经几代党氏家族人才辈出,工商农干应有尽有,大车小车停放满院,这里的党氏一家人,收入非常可观,忙得不可开交,经济收入以牲畜,玉米,西瓜,辣椒等,每户耕地不少于百亩,收入非常令人羡慕,党氏一家人有团结人的精神和凝聚人的魅力。党氏人使草原上锦上添花,党氏一家亲在辽阔鄂托克旗草原上施展自己应有的才能。欢迎一家人来城川黄海则做客。
党氏家族报——汇天下党氏,报家族文化!
党氏家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