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
扬子晚报网1月30日讯(通讯员黄海潮记者范木晓子)1月30日下午,为弘扬盐城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快乐读书的氛围,拓宽视野,丰富书友业余文化生活。由盐城市社科联指导,盐都区文旅局主办,盐都区图书馆承办的春节主题读书活动在盐都区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举办。
盐城民俗学者、盐都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登佐说,“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俗称“过大年”。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全民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恒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年5月20日,春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忙年,就和民谣唱得一样,从腊月开始,老盐城人就开始忙着准备糯米粉、磨面;一过腊月半,就开始蒸年糕、涨饼、炒炒米。有的人家还在年糕上打上红戳印。腊月廿以后,不论大家小户都要“请”香烛、菩萨像等。富裕人家还会把要采购的枣子、红白糖、油炸果、大糕等写在纸上,称作“打年货单”。临近春节,家家户户还都要买鱼。在盐城西乡还有抢买鲶鱼的习俗,取意“年年有余”。
送灶接灶,盐城人把送灶和接灶合称祭灶,春节便从祭灶开始。掸尘送灶以后,人们便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即从腊月廿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晚上止,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做“掸尘日”或“除尘日”。
贴春联、贴喜纸等在盐城早已成了习俗,每逢春节期间,到处能见到鲜红的春联。贴春联也有讲究,同一户人家,贴在大门、门框和房门上的对联内容也不相同。喜纸都贴于门头、窗头、灶头等处。
辞先压岁,腊月三十,或者是小年的腊月二十九,此地人都称之为“三十晚上”,也有的叫“大年三十”。由于这一天既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又是两个年度之间转换承上启下的一天,具有辞旧迎新之意。
敬神拜年,春节,俗称过大年,亦称大年初一。由于这一天为一年之始,为了图吉利、祈求平安,更望能有个好的开头,地方亦有许多习俗:吃“开口糕”、放“开门鞭”、点“财神把”、烧“天地纸”、吃“圆茶”和拜年。除此以外,老盐城大年初一还有许多习俗,如“跳财神”、“玩麒麟”“舞龙”、“舞狮”等。
“春叙酒”和“财神日”,年初二起,亲朋好友间开始走动。从这一天开始,一些人家置办酒席,亲友聚首叫做“春叙酒”。“春叙酒”至今仍沿袭于世。“财神日”是对正月初五的俗称。这一天,各行各业开始营业。传说,财神菩萨要走遍千家万户,所以一早就要点烛敬香,以“接财神”,图个大吉大利。
本次活动是盐都区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之一,该项目获得盐城市社科联专项资金资助。书友围绕春节的历史起源、演变、发展、传说、习俗、诗词及文创产品开发等进行研讨;书友们参观了民间收藏家夏天德提供的民间藏品展。
校对王菲